产品,占公司总销量比重超50%,财报中需完整披露其经营影响。
2025年估算的一季报显示,北汽蓝谷总营收72.3亿元,其中镇江基地贡献约41亿元(推算EU系列占比约56%);合并利润表“营业收入”科目附注注明“含EU系列销售42,150台,均价9.8万元\/台”。
乘联会2025年3月新能源车销量榜:EU系列销量10,200台,与北汽蓝谷产销快报误差仅2.1%;估算的一季报“分产品收入”章节查看极狐系列与EU系列的具体营收占比(2025q1极狐占38%,EU占54%);这么推算,2025q1享界只占8%。
北汽蓝谷的2024年报和2025q1披露要等到4月29日同一天披露,但从上面估算的一季报情况看,镇江基地目前还是北汽蓝谷的核心产能,但真正影响股价的还是享界和极狐,北汽EU就算大卖市场不一定认可,而且目前这个车型明显是毛利比较低的车型,走的是网约车和出口的路线,很难支撑股价向上走,所以镇江基地原有的产能作用不大,要看未来会不会升级成享界超级工厂。
“那另一个生产基地就是北汽蓝谷的采育工厂了。”马特贝逐渐清晰目前北汽蓝谷和华为合作的北汽极狐和享界暂时都是在北汽蓝谷的采育工厂。
那么,目前重点就是了解北汽蓝谷的北京采育基地了。
马特贝带着疑问继续向deepseek小助手发问。
北汽蓝谷北京采育工厂(北汽蓝谷麦格纳智造基地)的投产过程关键节点:
一、建设背景与规划(2018-2019年)
项目立项——2018年12月:北汽蓝谷与麦格纳签署战略协议,宣布合资建设高端智能纯电工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总投资60亿元。
定位:对标德系豪华车制造标准,主攻高端新能源市场。
工厂奠基——2019年2月:于北京大兴区采育镇启动工厂建设,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规划四大工艺车间(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二、核心建设阶段(2020-2021年)
技术导入——2020年6月:引入麦格纳AFAct生产体系,实现工艺标准化(关键工序良率目标≥98%)。2021年3月:华为INSANEw智能造车解决方案接入,完成5G+工业互联网底座搭建。
设备调试——2021年9月:完成全车间设备联调,实现90秒\/台生产节拍,支持钢铝混合车身制造。
三、投产里程碑(2022-2023年)
首车下线——2022年4月:首台极狐阿尔法S下线,进入试生产阶段,初期产能500台\/月。验证周期:历时6个月完成欧盟wVtA认证、三电系统耐久性测试。
量产爬坡——2023年3月:启动双班制生产,产能提升至8,000台\/月,极狐阿尔法t同步投产。2023年q4:达成设计产能15万辆\/年,实际产量突破10万辆。
四、技术升级与扩产(2024年至今)
增程式产线改造——2024年6月:为适配享界增程版,新增增程器装配线(博格华纳合作),兼容燃油\/电驱双模式。
2025年q1:享界S9纯电版量产启动,预留产能扩容至22万辆\/年。
难怪享界S9的交付一直有问题,真正的量产启动是2025年q1才启动,北汽蓝谷2024年12月公告:明确享界S9纯电版将于2025年一季度启动量产(公告编号:2024-089),主要因华为AdS3.0系统最终标定与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产线适配需额外验证周期。
马特贝发现这里可能藏着一个关键点!
华为AdS3.0系统——**华为AdS3.0(AutonSotion3.0)**是华为推出的第三代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其核心是通过多模态感知、全场景决策和云端持续进化能力,实现接近L4级自动驾驶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