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两人救活了吗?怎么还这般棘手?”
尤宝宝这才直起身,将药罐里的药汁倒进一个白瓷碗里,动作慢了几分,显是连日来熬药照料,早已累得疲倦。
她一边用布巾裹住碗底,一边道:“王浅予那日是后脑着地,虽捡回一条命,却伤了脑络。
正所谓‘脑为髓海,主神明’,她这是瘀血内停,阻塞清窍,所以时常头痛欲裂,作起来便神志不清,连人都认不得。
我用了桃仁、红花、川芎这些活血化瘀的药,也只能暂时缓解,治不了根。”
她顿了顿,又看向另一间木屋,语气愈沉重:“崔穆清孩子没保住,双腿胫骨骨折,复位后虽能慢慢愈合,可她五脏六腑也受了震荡,气滞血瘀,脾胃虚弱得厉害,连一碗药都喝不下。
我用了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想帮她补补气血,可她至今卧床不起,连一句话都没说过,眼神空洞得很,像是丢了魂似的,怕是心脉大损!”
杨炯听了,忍不住长叹一声,靠在石凳上,望着头顶的夜空。
夜色深沉,繁星点点,可他心中却一片沉重。
王浅予与崔穆清,一个是太子妃,一个是齐王妃,本该是享尽荣华的女子,却因皇权争斗落得这般下场。
他与齐王是好兄弟,对齐王妃崔穆清多了几分顾念;与王浅予多是利益交换,可二人素无愁怨,却也不忍见她受苦。
如今两人都没了孩子,更没了成为皇太后的可能,却仍被困在这仇恨里,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开这死局。
正思忖间,忽然从身后的木屋里传来一声凄厉的喊叫,划破了夜的寂静:“疼呀!
疼死我了!
给我鸦片!
快……快给我鸦片!”
这声音嘶哑破碎,却带着几分熟悉的尖利,正是王浅予!
杨炯心中一紧,猛地站起身,快步冲向那间木屋,一把推开了房门。
屋内烛火摇曳,光线昏暗。
杨炯刚进门,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僵在原地。
只见王浅予正趴在地上,头散乱地披在肩上,沾着尘土和汗渍,几缕黏在脸颊上,遮住了大半张脸。
往日里那张明艳动人的脸庞,此刻毫无血色,嘴唇干裂得起了皮,鼻涕眼泪混在一起,顺着下巴往下淌,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她的双手紧紧抱着脑袋,指甲深深嵌进头皮里,留下几道血痕。
身子不停地在地上翻滚,撞得床腿“咚咚”
作响,连身上盖的薄被都被踢到了一边,露出的手臂上满是淤青。
那双曾经满是精明和阴鸷的眼睛,此刻一片浑浊,像是蒙了一层雾,没有半点神采,只死死地盯着门口,嘴里反反复复喊着:“疼呀!
给我鸦片!
快……快给我鸦片!”
杨炯站在门口,瞳孔猛地一缩,整个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咒。
他怎么也没想到,曾经骄傲自负、不可一世的太原王氏嫡女,曾经母仪天下的太子妃,如今竟会变成这般模样。
烛火在风中跳动,映得王浅予的身影忽明忽暗,她的喊叫声还在继续,凄厉得像是濒死的野兽,在狭小的木屋里回荡,刺得杨炯耳膜生疼。
他看着眼前的女子,想起去年在掖庭初见时,她身着华服,眼神锐利,说起话来条理清晰,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不过一年光景,竟已物是人非,判若两人。
杨炯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门框,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震惊,惋惜,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重。
他知道,王浅予变成这样,虽有她自己性格的原因,可也与这场夺嫡之争脱不了干系。
而杨炯,作为这场争斗的参与者,又何尝能置身事外?
屋内的喊叫声还在继续,杨炯却久久没有动作,只是站在门口,望着地上翻滚的王浅予,眼神复杂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