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无数猜疑与风波,于你、于大局,皆非善策。”
李溟一时默然。
她何尝不知此理?只是除了朱雀卫,她竟不知自己还能去往何处。
半晌,她才轻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迷茫与认命:“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杨炯目光投向远处苍茫山色,思索片刻,方缓缓道:“原定的金蝉脱壳之计,仍可施行。
你悄然返回南疆,自己寻个恰当的时机,‘病故’也好,‘意外’身亡也罢,总之,要让‘李溟’这个人,彻底从这世上消失。
之后,你便挑选一批绝对忠诚的心腹精锐,脱离朱雀卫,潜入孔雀帝国境内。”
杨炯顿了顿,语气转为郑重,“届时,我会以秘密渠道,陆续为你提供粮草辎重,以及最新式的火器支援。
切记,孔雀帝国内部教派林立,纷争不断,我们无需费力去调和理顺,更不必令其彻底臣服、纳土归疆。
我们的目标,是夺取恒河以北的丰腴之地,尤其是那开伯尔山口,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牢牢掌控在我们手中!”
李溟闻言,凤眸中闪过一丝锐光:“你的意思,是让我冒充孔雀帝国之人,在其境内搅动风云?”
杨炯摇头:“倒也未必非要冒充某一特定族裔。
那里民族繁杂,你可视情况便宜行事,或伪装商队,或假托流亡贵族,甚至自立山头皆可。
关键在于,要圆好你这个‘身份’的来历,莫要引人疑心,尤其是要避开以前相熟之人。”
李溟微微颔。
她本是聪慧果决之人,一经点拨,便知此事虽险,却是一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出路,而且海阔天空,任她驰骋。
想到那曾与她多次交手的孔雀帝国,以及更西方广袤未知的天地,她骨子里那份属于将领的冒险与征服欲不禁被点燃。
朱雀卫虽是她心血,但既已交还朝廷,且自己已是“已死”
之身,倒也无需过多留恋。
经此一番生死跌宕,她心境亦变,确如杨炯所言,该为自己活上一回了。
心念既定,李溟那敏锐的军事嗅觉立刻捕捉到杨炯战略布局中的关键,蹙眉问道:“那开伯尔山口……竟如此重要?值得你特别点出,甚至连孔雀帝国广袤国土都可舍弃?”
“重要,非比寻常的重要!”
杨炯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直视李溟,神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开伯尔山口,乃是南疆通往西方世界的咽喉锁钥,是我大华未来反制塞尔柱突厥东进的战略要冲!
我早已遣人暗中探明路径舆图,你到之后,要任务便是经营此地,将其打造成一座永不陷落的堡垒!”
李溟眉头蹙得更紧:“你断定我们终会与塞尔柱突厥兵戎相见?可据我所知,塞尔柱的主力正倾注于西线,正与那拜占庭帝国缠斗不休呀。”
杨炯抬起头,望向山下翻涌的云海,眼神变得幽深而冷冽:“你不谙宗教之事。
塞尔柱突厥素有一句古训‘一手《古兰经》,一手宝剑,便可征服世界’。
如今其大举进攻拜占庭,一旦腾出手来,绝对会对我大华动手!”
“哼!
好大的口气!”
李溟天性傲岸,从不轻易服人,闻言嗤之以鼻,凤眸中满是不屑与战意。
杨炯却并无轻视之意,肃然道:“切莫小觑了他们!
待你重返南疆,我会命人将我搜集整理的,关于西方诸国,尤其是塞尔柱与拜占庭的详尽情报,悉数送至你手。
你需潜心研读,知己知彼。
我大华如今虽以休养生息、稳固内政为主,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更遑论他人始终对我富饶土地虎视眈眈。
因此,你的存在,便是一步暗棋!
一旦塞尔柱突厥在西线对拜占庭的攻势过于顺利,或其派驻东方的军团试图染指西域,打通东进之路,你便可利刃出鞘,从其柔软的后腹给予狠狠一击!
眼下,最好的局面便是让塞尔柱与拜占庭这两头猛虎持续缠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