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大口咀嚼起来。
朱标倒是有些好奇,询问父亲说,“父皇以前是吃过这家的鸭血粉丝汤?”
“你舅舅那个小犊子,没跟你说这家店的渊源?”
“说什么?这家店又有渊源?”
朱元璋看朱标真的是不知道,呼地一笑,把嘴里的烧饼咀嚼几下咽下去。
然后开始给朱标讲起其中的渊源,“这家铺子的老板姓沈,原本是你老丈人常遇春负责扛纛的亲兵,出了名的愣种。”
“你也知道,战场上最惹眼的就是大纛,那场仗也是真急了眼,亲眼看着自己亲弟弟被人剁成了块!”
“把大纛交给别人,自己拎着斧子就扑了出去,愣是折了一条腿砍翻七八个重甲鞑子,把他弟弟的脑袋给带了回来。”
“原本都要升到副千户的位置,但没办法,所以你老丈人就把他安置在京城。”
“谁能想到,一个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愣种,居然还有这手艺。”
朱元璋指了指鸭血粉丝汤,“明明有不少田产银钱攥着,但就是闲不住,拄着个拐出来当肩挑,没想到还真让他给成了!”
朱标默默听完,心里唏嘘不已,又想起在馆子里听到的话,“父皇,现在人家可不是肩挑了,两层楼的买卖,每天去喝汤的多了去了。”
“去年还给小儿子娶了媳妇,听说丈人还是个秀才呢……”
“好啊……也是有福,战场人剁了那么多人不仅没死,还整的有家有业,还给儿子娶媳妇的……”
朱元璋说着开始回忆起从前,想起那些从一开始就跟着自己造反的汉子,到现在剩下的能还有一半吗?
哎…………
又tN的跟个娘们似的淌猫尿……
老朱连忙让白苟,把东西给朱标看看,自己趁着不注意擦掉眼角泪花。
“这是什么?”
“老四今天递上来的,巡视的功夫,不仅打了一仗,还给咱扒出来一件大案子。”
大案子?
朱标翻开奏折,上面写的正是官商勾结,私通倭寇,贩卖军需的案子。
还不止如此,这份奏折不是朱棣写的那份,而是后抄写的副本,在后面半部分续的还有其他东西。
“老四和那小犊子还太嫩,真以为下令封锁了消息,就能瞒得过咱?”
朱元璋夹起一块带油的肠头送到嘴里,自得的说道,“锦衣卫那是咱的人,其他人的令没咱的同意,砍了他们脑袋都不可能听。”
“那边刚发现不对,折子就已经送过来了,当时咱想着这毕竟是老四第一次出远门做事,再加上私通倭寇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完全禁了。”
“所以咱就没管,让锦衣卫不用再上折子,听老四和那小犊子的安排就行。”
“可是咱没想到啊…………”
朱元璋深深叹息,怒气已经爬上眉眼。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出现私通倭寇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能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老朱并不会死咬着不放。
不值当。
可官商勾结,贩卖军需,他就绝对忍不了一点!
朱标见父亲有些生气,下意识的想要劝解一下,“父皇……”
“别说话,再看看这个。”
应声,白苟又给朱标递上另一份折子。
朱标连忙打开翻阅,这是锦衣卫递上来的折子,里面说的是地方官员运送钱粮,到户部核算的事情。
这不是每年的惯例吗?
朱标继续往后面看,然后瞳孔猛的一缩,空印!
折子明确写着锦衣卫已经查明,各地官吏往来京城户部核算钱粮时,随身都会携带一定数量,盖有官印的空白纸张。
无人觉得奇怪,无人觉得这不合律法,习以为常公开的秘密。
在折子的最后还附有一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