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马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胜利和舆论的逆转,它更像一把钥匙,彻底打开了达拉斯小牛队内部化学反应的枷锁。
那记由苏哲策划、姚铭助攻、德克终结的准绝杀,如同一道神谕,为球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信任,这支级战舰最稀缺也最宝贵的燃料,终于被加满了。
随后的日子里,美航中心的训练馆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景象。
训练不再是沉闷的战术演练,而充满了更多的交流和即兴创作。
主教练惊喜地现,他需要做的,只是设定一个框架,而苏哲、姚明和德克总能在这个框架内,填充进令人拍案叫绝的细节。
“姚哥,你提到高位后,不一定非要第一时间传球,”
在一次分组对抗的间隙,苏哲拿着篮球和姚铭比划着,“你可以做一个投篮的假动作,如果防守你的人上来,我就立刻空切篮下。
如果他们收缩,德克在另一侧的机会就出来了。
我们让对手去做选择题,而每个选项对他们来说都是错误的。”
姚铭听得连连点头,他巨大的身躯里蕴含着极高的篮球智慧,苏哲的提议瞬间让他茅塞顿开。
他开始在高位增加更多的持球假动作,甚至偶尔会自己运一步球,这让他的策应威胁变得更加立体和难以预测。
而德克,这位曾经的持球大核心,也开始享受无球跑动的乐趣。
他不再执着于自己运球创造机会,而是像一个顶级的刺客,在防守阵型中穿梭,寻找那一闪即逝的空隙。
他现,当苏哲持球突破时,他只需要跑到苏哲视线可及的空位,篮球总会像制导导弹一样准时到达。
而当姚明在高位持球时,他更是可以和苏哲进行交叉跑位,让对手的防线顾此失彼。
胜利的天平,开始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向达拉斯倾斜。
客场对阵西雅图音,面对年轻的凯文·杜兰特,小牛队用一场行云流水的团队进攻给这位未来的级巨星上了一课。
姚铭在高位连续送出4次助攻,德克无球跑动接球投篮半场就砍下2o分,而苏哲则在吸引防守后频频为队友创造机会,自己也轻松拿下25分和12次助攻。
三巨头三节打卡下班,小牛队轻松取胜。
回到主场迎战孟菲斯灰熊,对手试图用强硬的内线防守来限制姚铭。
结果,姚明干脆拉到外线,连续为苏哲和德克做了两个高质量的掩护。
苏哲借掩护突入内线,吸引包夹后分球给另一侧的德克,后者三分手起刀落。
下一个回合,德克又为苏哲做墙,苏哲绕出接球,迎着防守就是一记干拔跳投。
灰熊队的防守体系在小牛队多变的进攻套路面前,彻底陷入了混乱。
比赛再次早早失去悬念。
球队的战绩,从之前令人揪心的6胜4负,迅攀升到了9胜4负。
连胜的势头,让整支球队的气质都生了蜕变。
更让教练组感到欣喜的是,随着核心体系的建立和运转流畅,角色球员们也彻底被激活了。
老将控卫安德烈·米勒现,他在小牛队打球,是他职业生涯中最轻松惬意的时光。
他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样,绞尽脑汁地去阅读复杂的防守,然后组织一次艰难的进攻。
大多数时候,他的任务变得异常简单:安全地把球运过半场,然后交给高位的姚铭,或者找到正在跑位的苏哲。
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只需要稳稳地掌控着航向,而驱动战舰前进的,是那三台马力强劲的级引擎。
他的失误率降到了生涯新低,助攻数却在稳步上涨。
杰森·特里、杰里·斯塔克豪斯这些板凳匪徒们,也在这套体系中如鱼得水。
他们被告知,上场后不需要考虑太多,只需要拉开空间,随时准备接球投篮。
当三巨头的连线吸引了场上至少八只眼睛的注意力时,外线总会出现如大海般开阔的空位机会。
姚铭从高位分出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