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进来,和姚明他们一起,为国出征。
国家需要你,这支球队也需要你。”
这番话,说得恳切而郑重。
苏哲能想象到电话那头,一位为华夏篮球操碎了心的长者,正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他的答复。
苏哲深吸了一口气,大脑飞运转。
去,还是不去?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决定,它牵扯到太多方面。
先是身体。
一个完整而高强度的nba赛季,加上惨烈的季后赛,他的身体已经处于一个极度疲劳的状态。
休赛期本是用来恢复和提升的黄金时间,如果再投入到国家队的集训和比赛中,受伤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其次是小牛队。
老板马克·库班和总经理唐尼·尼尔森虽然对他青睐有加,但本质上他们是商人。
自己是球队的宝贵资产,他们绝对不希望自己因为参加国家队比赛而受伤,从而影响到下个赛季的备战。
当年的大郅事件虽然时过境迁,但其留下的阴影,依然是悬在所有旅美球员头上的一把剑。
然后是融入问题。
自己常年在美国打球,对国内的篮球环境、教练战术、队友打法都相对陌生。
而国家队是一个讲究整体和默契的地方,自己一个外来者,能否顺利融入,能否与主教练和队友们良好地沟通,都是未知数。
但……
苏哲的脑海里,浮现出大姚拖着疲惫的身躯,年复一年在nba和国家队之间奔波的身影;浮现出雅典奥运会上,华夏男篮打进八强后,全国球迷欢腾的景象;浮现出那些在网上激烈争论,却都怀揣着对华夏篮球最炽热期望的球迷们的脸庞。
为国出征,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耀,是任何一个运动员都无法抗拒的诱惑。
“李主任,”
苏哲沉吟了片刻,没有立刻给出答案,“感谢篮协对我的信任。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我需要一点时间,和我的家人、我的经纪人以及小牛队方面进行沟通。
您能给我几天时间吗?”
“当然可以,这是应该的。”
李元伟的回答很通情达理,“我们充分理解你的情况。
小苏,我们尊重你的任何决定。
但请你相信,篮协这边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你扫清一切障碍,保障你的权益。
我们等你消息。”
挂断电话,苏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手心已经微微出汗。
夏沐担忧地看着他:“是国家队的电话?”
苏哲点了点头,将刚才的通话内容简要地复述了一遍。
“那你……想去吗?”
夏沐轻声问,她知道这个决定对苏哲意味着什么。
苏哲望着天上的繁星,没有立刻回答。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夜空,看到了大洋彼岸那片他魂牵梦绕的土地。
与此同时,这通电话的内容,虽然外界尚不知晓,但相关的风声已经开始在一些灵通的体育媒体人之间流传。
着名篮球评论员杨毅在他的专栏文章中隐晦地写道:“一支正在崛起的东方力量,正在召唤其在海外最锐利的剑。
这把剑是否会响应召唤,回归故里,与那座移动长城并肩作战?这将决定他们未来几年的天空,究竟是晴空万里,还是阴云密布。”
这篇文章,瞬间被各大体育门户网站转载,再次将苏哲是否回归的话题推向了顶峰。
球迷们的期待、担忧、猜测、争论,汇成了一股巨大的舆论洪流,而洪流的中心,正是达拉斯夜空下,那个正在面临职业生涯第一个重大抉择的年轻人——苏哲。
他的决定,将牵动亿万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