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扶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视线都有些模糊。
然而,这仅仅是开胃菜。
接下来是高强度的力量训练:卧推、深蹲、硬拉……每一个项目都要求做到力竭。
器械的撞击声,学员们痛苦的嘶吼声,以及布朗教练永不停歇的催促声,在力量房内交织回响。
苏哲在国内也进行过力量训练,但强度和系统性远不及这里。
他看着那些比他重几十公斤的杠铃片,只能咬牙坚持。
每一次推举,每一次深蹲,都像是在挑战他身体和意志的极限。
“嘿,亚洲小子,你那细胳膊细腿的,能行吗?别把腰给闪了!”
一个身材魁梧的白人壮汉在旁边做着大重量卧推,还不忘出言嘲讽。
苏哲没有理会,只是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动作上。
他知道,任何口头上的反驳都是苍白的,只有用实力才能赢得尊重。
下午,是技巧和战术训练。
运球、传球、投篮……这些苏哲在国内引以为傲的基本功,在这里却显得有些“朴素”
。
他看到有的球员能做出眼花缭乱的街球动作,却又能在实战中运用自如;有的球员投篮精准得像机器人,无论在哪个角度,篮球都能空心入网;还有的球员,传球如同手术刀般精准,总能找到最佳的进攻机会。
苏哲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技巧库似乎有些不够用了。
“分组对抗!”
霍普金斯教练吹响了哨子,将学员们分成若干小组。
苏哲被分到了一个由几个黑人球员和白人球员组成的临时队伍。
因为语言不通,苏哲完全无法理解队友之间的战术呼喊和手势。
当队友喊出“petdro11!”
(挡拆)或者“onedefense!”
(区域联防)时,他只能一脸茫然。
进攻端,他不知道该往哪里跑位,常常和队友撞在一起,或者错失空位投篮的机会。
防守端,他听不懂队友的补防提醒,经常漏掉自己的防守人,让对手轻松得分。
“苏!
你在干什么?你在梦游吗?跑位!
注意你的防守人!
该死的,你耳朵聋了吗?!”
霍普金斯教练的咆哮声在场边不断响起,他那张老脸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唾沫星子横飞。
苏哲急得满头大汗,心里憋屈到了极点。
他想解释,想沟通,但贫乏的词汇让他有口难言。
他只能从教练愤怒的表情和夸张的手势中,勉强判断出自己的错误。
这种无力感,比身体上的疲惫更让他难受。
一次防守中,苏哲对位的是一个身高接近两米,体重至少比他重二十公斤的白人前锋。
那家伙技术不算细腻,但身体对抗极其凶悍。
苏哲努力顶防,试图阻止对方接球。
突然,那白人前锋一个凶狠的转身,粗壮的胳膊肘如同铁锤般狠狠地撞在了苏哲的胸口!
“嘭!”
苏哲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后跌倒,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眼前金星乱冒。
那白人前锋则若无其事地接球,轻松上篮得分。
得分后,他低头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苏哲,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容,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道:“rookie,91e1etoarica!thisisho9191ep1ayba11here!”
(菜鸟,欢迎来到美利坚!
我们这里就是这么打球的!
)
挑衅!
赤裸裸的挑衅!
周围的学员有的出了哄笑,有的则面无表情,似乎对这种场面司空见惯。
苏哲的胸口火辣辣地疼,但他更感到一股怒火从心底直冲脑门。
他咬紧牙关,用手撑着地板,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
他没有说话,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