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跳出一串化学成分数据,其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萜烯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菌性。
“原来如此!”林溪恍然大悟,“这种萜烯类物质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以琥珀内部的生物才没有腐烂,保存得这么完整!”陈砚秋笑了笑,目光又落回屏幕上的古气候曲线:“大自然总是很神奇,它用树脂封存生命,用抗菌成分保护它们,再经过千万年的地质运动,把它们变成琥珀,送给我们一把打开史前世界的钥匙。”
实验结束时,外面的天已经亮了。陈砚秋和林溪推着恒温箱走出实验舱,清晨的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琥珀上,内部的步甲和蕨类卷须仿佛又活了过来。陈砚秋看着琥珀,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敬畏——这颗小小的“时间胶囊”,不仅藏着生命的故事,还藏着大自然的智慧,藏着千万年来,地球生态的变迁与传承。
第四卷显微下的谜题生:激光旁的蓝晕影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镜头在琥珀上方缓缓移动,绿色的激光束穿透琥珀,把内部的结构照得纤毫毕现。陈砚秋盯着屏幕,眉头微微皱起——在步甲的触角旁边,有一缕极细的透明管状物体,直径不足一微米,长度约五微米,既不像植物的导管,也不像真菌的菌丝,更不是昆虫的器官。
“林溪,你看这个。”陈砚秋把图像放大,“有没有见过这种结构?”林溪凑过来,眼睛瞪得圆圆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划过那缕管状物体:“不像任何已知的生物结构——它是中空的,管壁很薄,表面很光滑,而且……您看,它的一端好像连接着步甲的触角!”
陈砚秋的心猛地一跳。她立刻调整显微镜的参数,增加激光强度,试图看清管状物体的内部结构。屏幕上,管状物体的管壁显现出极淡的分层,内部似乎有细微的颗粒状物质,但因为太细,无法确定成分。“会不会是某种寄生生物?”林溪猜测,“比如寄生在昆虫体内的线虫?但线虫的形态不是这样的,而且也不会是透明的管状。”
陈砚秋摇了摇头,调出之前的同步辐射数据,仔细对比管状物体所在的区域。同步辐射图像显示,这缕管状物体在琥珀形成时就已经存在,不是后来混入的杂质,而且它的成分与琥珀的树脂成分不同,也与步甲、蕨类的成分不同,是一种未知的物质。
“用拉曼光谱试试。”陈砚秋沉吟片刻,对林溪说。拉曼光谱能通过物质的分子振动频率,确定其化学成分,是分析未知物质的有力工具。林溪立刻准备仪器,小心翼翼地把琥珀固定在样品台上,激光束聚焦在管状物体上,屏幕上立刻跳出一条复杂的光谱曲线。
“没有匹配的已知物质!”林溪看着屏幕,声音里带着惊讶,“这条曲线的峰值很特殊,在1032?1和1628?1处有两个强峰,还有几个弱峰,数据库里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或矿物的光谱能与之匹配!”陈砚秋凑过去,仔细看着光谱曲线,眉头皱得更紧了——这意味着,这缕管状物体可能是一种从未被发现过的生物,或者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物质,甚至可能是树脂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结构。
她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那颗琥珀的样子——蜜蜡色的透明体里,步甲、蕨类、真菌孢子,还有这缕未知的管状物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微型的史前世界。这缕管状物体到底是什么?它是和步甲、蕨类一起被树脂裹住的,还是在树脂形成琥珀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果是生物,它与步甲是什么关系?寄生?共生?还是只是偶然相遇?
这些问题像一团迷雾,笼罩在陈砚秋的心头。她想起导师当年遇到的难题——导师曾研究过一块裹着未知昆虫幼虫的琥珀,用了五年时间,才确定那是一种新的昆虫物种。导师当时说:“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总有未知的谜题在等着我们,每解开一个,就会发现更多的谜题。但正是这些谜题,让我们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陈砚秋睁开眼睛,目光重新落在屏幕上的光谱曲线上。她忽然注意到,在1628?1的峰值旁边,有一个极弱的小峰,像是被主峰掩盖了。她让林溪放大那个区域,发现这个小峰的频率与某种有机硅化合物相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