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
刘显凑过去仔细看,又摸了摸伤口周围的温度,惊讶地发现:敷黑珀末的一侧,不仅血止得快,还没有灼热感,不像乳香那样容易刺激伤口。张老头趁机说:“刘医官,这黑珀在辽东山里用了好些年了,矿工、猎户、军卒都靠它止血,不是我瞎吹,您看这医案,都是治好的人。”他说着,拿出自己记录的医案:王小五箭伤三日结痂,赵虎熊伤半月愈,林氏产后血崩三日止……每一条都写得清清楚楚,还有日期和证人。
刘显越看越心惊,又问起黑珀的来源和采集:“这黑珀只在辽阳东南山有吗?采集时有啥讲究?”张老头便找来老赵,让他细说:“这黑珀藏在矿洞的石壁上,得在冬至后采,那时天寒,珀石更坚,药效足;要是春夏采,珀石软,止血效果差一半。”刘显听了,当场决定:“这黑珀是辽东的宝贝,得好好记录,日后上报朝廷,说不定能写入方志,让更多人知道它的用处。”
他跟着老赵去了辽阳东南山的矿洞,亲眼见矿工采集黑珀,又记录下黑珀的性状(“色黑,性坚,断面有光”)、用法(“研末敷金疮,或配鹿茸治产后血崩”)、采集时令(“冬至后采,效最佳”)。这些记录,后来成了《辽东志·方伎志》记载黑珀的重要依据——这便是“实践先于文献”的完整过程:从矿工老石的偶然发现,到民间猎户、军属的救治实践,再到军医记录、医官验证,最后走向文献记载,每一步都离不开“亲身体验、反复验证”的民间智慧。
(上卷完,下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