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珀映沧溟:南海救星记(下卷)

珀映沧溟:南海救星记(下卷)(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马齿苋泥+椰子油,调膏外敷,效优于黄连膏,珊瑚村阿珠传法,实践验证。”

船员们痊愈后,李掌柜带着“珀苋膏”的方子返回广州。不久后,他又派人送来一批医书,包括《神农本草经》《千金方》,还附了一封信:“阿珠姑娘,这些书里有更多琥珀的用法,可结合南海实际调整,盼能护更多渔民平安。”阿珠捧着医书,在海伯的帮助下,一点点对照书中理论与民间实践——她发现,书中“琥珀治淋症”的记载,可结合南海渔民多“湿热淋”的特点,加海金沙(礁区附近的蕨类孢子),效果会更好。

这一日,阿珠用琥珀粉一钱+海金沙三钱,治好村里老阿公的“湿热淋”(小便涩痛、尿黄)。海伯将这一方法刻在礁石上,笑着说:“医书指路,实践拓荒,这才是真正的医道!”海边的礁石上,琥珀的用法越来越多,从惊悸、瘀伤、疮疡到淋症,每一条都凝聚着汉医典籍与南海民间智慧的交融。

下卷第三回录典成书传后世珀姜合解痹痛忧

咸淳元年,阿珠已年近四十,成了珊瑚村公认的“海医”。这些年,她与海伯收集了上百则琥珀治病的病案,从小儿惊风到老人痹痛,从外伤出血到湿热杂症,每一则都记录着症状、用法、剂量、疗效,还标注了季节、体质的调整方法。“该把这些法子整理成册,传给子孙,不能只刻在礁石上。”阿珠对海伯说。

两人用了半年时间,在村民的帮助下,将所有经验整理成《南海琥珀医录》。书分四卷:

-卷一·急症急救:含惊悸、外伤、海虚,如“小儿惊风:琥珀粉五分+椰汁,调服;成人海虚:琥珀粉一钱+露水,送服”;

-卷二·疮疡瘀肿:含湿热疮疡、跌打瘀伤,如“珀苋膏治疮疡,珀藤膏治瘀伤”;

-卷三·杂症调理:含淋症、痹痛,如“湿热淋:琥珀粉一钱+海金沙三钱;风湿痹痛:琥珀粉一钱+生姜三钱”;

-卷四·地域适配:标注“南海潮湿,外用加椰子油护皮;夏季湿热重,内服加马齿苋;冬季风寒重,内服加生姜”。

书成之日,村里的老阿婆卓玛来找阿珠——她患风湿痹痛多年,每到冬季,膝盖便疼得无法下床。阿珠按《医录》中的方法,取琥珀粉一钱,生姜捣成泥,加入温热的椰酒,制成“珀姜椰酒”,让卓玛每日服一小盏,同时用琥珀粉混合生姜油,外敷膝盖。

生姜的温辣混着琥珀的温润,刚入喉,卓玛便觉一股热流顺着经络流向膝盖;外敷的药膏则让膝盖暖暖的,不再发凉。第一周,卓玛能扶着椅子走动;第二周,能自己做饭;一个月后,她竟能跟着村民去礁区附近捡贝壳,膝盖再无疼痛。“这书真是‘救命书’!往后子孙犯病,再也不用慌了!”卓玛捧着《医录》,激动得落泪。

《南海琥珀医录》很快在附近的渔村传开,渔民们争相抄录。有个来自琼州的渔民,将书带到琼州府,府医见后,惊叹道:“此书记民间实践之精,补典籍之缺,可入府医署!”他将书中的“珀姜椰酒”“珀苋膏”等方子,收录到《琼州府医案》中,还派人来珊瑚村,向阿珠请教细节——琥珀的智慧,终于从民间实践,走向了官方认可的医典。

阿珠站在海边,望着那片日益壮大的珊瑚礁,手中捧着《南海琥珀医录》,心中感慨:从文成公主带来的琥珀传说,到奶奶传下的坠子,再到如今的医录,琥珀已不再是单纯的信物或药材,而是南海百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智慧结晶,是护佑这片海域的“济世之光”。

下卷第四回明时礁成航标地珀酒传南洋解忧

明永乐年间,珊瑚村外的珊瑚礁已长成一片规模宏大的“护舟礁”,成了南海航线上的重要航标——凡经此处的船只,都会在此停靠补给,渔民们则会将《南海琥珀医录》中的方法,传给过往的商人、水手。琥珀的药用智慧,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南洋各国。

这一年,南洋商人宋坤带着船队,停靠在护舟礁。他的伙计阿蛮在装卸货物时,不慎从甲板摔下,腰部瘀肿,疼得无法起身。宋坤想起在广州听闻的“琥珀治瘀伤”,便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斗罗:死遁归来,修罗场里当团宠 斗罗:抢走小舞,弑神 斗罗V:开局进化蓝银皇,我能起死回生 火系法爷修炼指南 霸道妊妻爱上吊丝代 四合院:开局爆锤众禽 学姐,我对你们真没非分之想!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一入网游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