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空旷的地方,只见云端上,站着一个身穿白衣的身影——那身影周身环绕着金色的光芒,看不清面容,却让人觉得无比亲切,心里的执念和焦虑,在看到这身影的瞬间,都消失了。
“是佛陀!”守阁人激动地喊道,“佛陀来了!”
佛陀缓缓从云端走下来,脚踩在虚空中,每走一步,脚下就绽放出一朵白色的花。他走到白老面前,声音温和:“冥医,辛苦你了,为了冥界的魂灵,你做得很好。”
白老赶紧跪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佛陀……您终于来了……冥界快撑不住了……”佛陀扶起白老,摇了摇头:“我感知到了这里的苦难,所以来了。曼珠沙华本是彼岸仙草,却因吸收了太多执念,失了本性,我今日来,就是为了点化它。”
佛陀朝着彼岸的方向走去,金色的光芒随着他的脚步,洒向彼岸。原本燃烧的痴火,在光芒的照射下,慢慢熄灭了;已经谢了的曼珠沙华,竟又重新长出了花苞;空气中的“痴气”,也在光芒中慢慢消散。
白老和魂灵们都屏住呼吸,看着眼前的奇迹。只见佛陀走到一株最高的曼珠沙华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花瓣。那株曼珠沙华的花瓣,原本是血红色的,在佛陀的抚摸下,竟慢慢褪去了红色,变成了白色——像雪一样的白色,纯净而圣洁。
“此花沾染执念过深,需洗去邪念,复其本真。”佛陀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冥界,“忘川之水,能洗去魂灵的记忆,也能洗去花的痴气。”说着,他轻轻一挥手,忘川河的水竟逆流而上,围绕着那株白色的曼珠沙华,像是在清洗它的花瓣。
就在这时,那株白色曼珠沙华的花茎上,滴落了几滴红色的汁液——那是它之前吸收的执念所化。汁液滴落在地上,竟慢慢长出了新的曼珠沙华,还是血红色的,却没有了之前的“痴气”,反而带着一丝清凉的气息。
佛陀看着两株花,微笑着说:“红白双生,互为表里。白色者,洗去执念,引魂归正;红色者,铭记过往,护魂安宁。从今往后,你们便是冥界的‘接引使者’,指引魂灵轮回,不再被执念所困。”
说完,佛陀转身,朝着云端走去。金色的光芒慢慢消失,天空又恢复了灰蒙蒙的样子,可冥界的空气里,却多了一丝温暖的气息。白老和魂灵们都跪在地上,朝着佛陀离去的方向磕头——他们知道,冥界的危机,终于化解了。
白老抬起头,望着彼岸的红白双花,心里百感交集。他行医五百年,终于明白了《彼岸花解》里“慈悲之力”的含义——那不是强大的神力,而是对万物的怜悯与包容,能化解最深的执念,让一切回归本真。他知道,从今往后,冥界的本草,又多了两位守护者,而他的行医路,也将继续下去,带着佛陀的慈悲,守护每一个魂灵。
上卷结语
忘川河畔的风,终于不再带着呜咽,而是多了几分温柔。彼岸的红白双华,迎着冥界的微光,静静绽放——白色的曼陀罗华,花瓣如雪,映着忘川水的清波,似在安抚每一个迷茫的魂灵;红色的曼珠沙华,花茎如竹,凝着淡淡的清凉,似在守护每一段过往的记忆。
白老的药庐里,多了两个新的药罐,一个装着曼陀罗华的花瓣,一个装着曼珠沙华的根。他用曼陀罗华的花瓣煮水,能解魂灵的执念之扰;用曼珠沙华的根入药,能治魂灵的湿温之疾。青禾也渐渐长大,能独自为魂灵诊病,她总说,要像师父一样,带着慈悲之心,行医冥界。
十殿阎罗下令,将《彼岸花解》重新修订,加入曼陀罗华和曼珠沙华的药性与用法,刻在阎罗殿的石碑上,让所有冥卒和魂灵都知晓。古籍阁的守阁人,也在《冥界风物志》里写下新的篇章,记录下佛陀点化双华的故事,让这个传说,永远流传下去。
只是偶尔,白老还是会坐在彼岸的石崖上,望着红白双华,想起那段疫病肆虐、痴火蔓延的日子。他会想起阿桂的寒痹、孟娘的肝郁、柳书生的失魂、青禾的执念,想起十殿阎罗的守护、守阁人的帮助,想起佛陀那道温暖的慈悲之光。
他知道,那些日子虽然艰难,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