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本草》手抄本,翻开给他们看:“你们看,上面写‘补骨脂生于高山向阳处,秋分后采实,勿伤其根,次年方复萌’,这是几百年前的规矩,不是我定的。而且仙药坪的补骨脂,得等秋分后霜打过,药效才足,现在刚过秋分,有些还没熟,采了没用。”
李三凑过去看,本子上的字是手写的,有些模糊,他撇撇嘴:“这都是老古董了,现在谁还信?我们老板说,只要是哀牢山的补骨脂,不管啥时候采的,都能卖好价钱。再说,仙药坪在哪?我们自己找也行!”
岩老爹脸色沉了:“仙药坪的路难走,雷雨又多,你们不认识路,进去容易出事。三十年前,有个采药人跟你们一样,拿钢铲去挖根,结果遭雷击,差点没命。”“雷击?”王二笑了,“老乡,你别吓唬我们,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不就是雷吗?我们带伞了!”
正说着,村里的老支书背着药筐走过来,见李三和王二,愣了:“你们是干啥的?怎么到这来了?”岩老爹把情况说清,老支书也皱起眉:“同志,不是不让你们采药,是这补骨脂真不能乱采。我们村有本《哀牢山风物志》,清朝光绪年的,上面写‘仙药坪产补骨脂,为山灵所护,妄采者遭天谴’,这不是传说,是真记载。而且这几年补骨脂越来越少,去年统计,仙药坪的只比前年少三成,再乱采,过几年就没了!”
李三不耐烦了:“行了行了,你们就是想垄断!不就是点药吗?我们自己找!”说完,拉着王二往深山走。老支书想拦,岩老爹拉住他:“别拦了,仙药坪的路,他们找不到。”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深山里传来王二的喊叫声:“李哥!这路怎么这么难走?全是石头和刺!”接着是李三的声音:“别喊了,赶紧找!找不到,老板要扣钱的!”又过半个时辰,两人灰头土脸地回来,衣服挂破了,脸上有划痕,王二的鞋还丢了一只。
“老乡,我们错了,”李三喘着气,“这山里根本找不到路,连补骨脂的影子都没见着。你就带我们去看看吧,我们就采一点!”岩老爹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叹了口气:“不是我不让你们看,是仙药坪的补骨脂,得讲缘分。而且你们采去了,知道怎么用吗?补骨脂虽好,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阴虚火旺的人不能用,有实热的人不能用,孕妇也不能用,用错了会出人命。”
说着,村里的阿婆背着竹筐走过来,脸色苍白,捂着腰:“岩老爹,我这腰又疼了,晚上睡不着,你给我看看。”岩老爹赶紧让阿婆坐下,搭着她的脉:“你这是肾虚腰痛,上次的药吃完了?”阿婆点头:“吃完了,好了几天,这几天又疼。”岩老爹从药柜拿补骨脂,还有杜仲、续断,放在竹碗里:“这次给你加些盐炙补骨脂,温肾效果更好。你看,补骨脂盐炙后,性更温,能入肾经,跟杜仲、续断配着,能强筋骨、治腰痛。要是像他们那样,不懂配伍,单用补骨脂,不仅治不好病,还会伤肾。”
李三和王二看着岩老爹配药,听他讲药理,脸上露出惭愧。李三挠挠头:“老乡,我们错了,不该不懂规矩就乱采药。我们还是回去吧,以后不这么莽撞了。”岩老爹从竹席上抓了把晒好的补骨脂,递给李三:“这把你们拿回去,不是让你们卖钱,是让你们看看,好药要守规矩采,要懂药理用。以后想采药,先学医理,问清当地规矩,别再乱来了。”
李三接过补骨脂,紧紧攥在手里,对着岩老爹鞠了一躬:“谢谢老乡,我们记住了。”说完,拉着王二往山下走。老支书看着他们的背影,对岩老爹说:“还是你有办法,不然他们说不定还要乱闯。”岩老爹摇了摇头,望仙药坪的方向:“这药是山的,是人的,得守着规矩,才能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