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岭南膏韵:补骨脂胡桃传粤章(下卷)

岭南膏韵:补骨脂胡桃传粤章(下卷)(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化开,经络通了,疼才能止住。”陈阿婆听了,从陶罐里取出些当归和红花,又抓了些酒洗过的补骨脂:“当归能补血活血,红花能破瘀通络,用酒洗补骨脂,能让它的温性更足,还能引药入血,帮着当归、红花化瘀。”

调整后的膏方工序更细了——补骨脂先用红米酒浸三天,再加入当归二两一起蒸:“当归要切成薄片,和补骨脂一起蒸,让当归的药性渗进补骨脂里。”蒸好后,和胡桃泥一起捣;红花要研成细粉,等膏快熬好时再撒进去,快速搅拌均匀:“红花性烈,熬久了会耗气,最后加才能保留化瘀的力气。”姜汁的量也加了些,从一两变成一两半:“瘀血得用温性通开,姜汁多些,散寒的力气也足些。”

周伯吃了调整后的膏方,第一天就觉得膝盖的刺痛轻了些,不像以前那样钻心;第三天,肿块似乎软了点,按压时没那么疼了;第十天,他拄着拐杖能走得远些,不用总歇着。林景行还教周伯用膏方外敷:“舀一勺膏,用温水化开,涂在膝盖的肿块上,再用热毛巾敷一刻钟,能帮着化瘀。”周伯按法子做,外敷加内服,半个月后,膝盖上的肿块小了一圈,刺痛也没了,甚至能不用拐杖,慢慢走到船坞边看年轻人修船。

他特意给林景行送了一本自己画的海图:“这是我几十年记的海路,哪里有暗礁,哪里鱼多,都在上面,您留着或许有用。”林景行接过海图,在账本上记录:“周伯,62岁,老渔民,寒湿痹痛(右膝)兼血瘀(肿块),伴刺痛,舌边瘀点,脉沉涩。补骨脂胡桃膏加当归二两(切片同蒸)、红花五钱(研粉后下),姜汁加至一两半,内服+外敷热敷。半月肿块缩小,刺痛止。”他还标注“当归选岷县产,油润者佳;红花选西藏产,色红者效优”——这些活血药材的选择,是岭南药农对“血瘀需选优药”的坚持,如今也成了病案里的重要细节。

下卷三:遍历粤海集异法,膏方因地显灵韵

林景行在望海村住了半年,收集了十多个补骨脂胡桃膏的病案,可他知道,岭南的渔村不止阳江一处,湛江、茂名等地的渔民,或许还有不同的膏方用法。乾隆二十八年春,他背着青布书囊,揣着记满病案的账本,开始遍历粤海沿岸的渔村,收集更多民间智慧。

在湛江的“渔港村”,他遇见一位姓黄的药农,发现当地渔民熬膏时,会加些陈皮:“湛江的海风更咸,湿气也重,陈皮能理气燥湿,加在膏里,能把肚子里的湿气压下去,还能让膏方不那么腻,吃着开胃。”黄药农教林景行选陈皮:“要选晒了三年的陈皮,皮厚、色深的,理气的力气才足。”林景行找了位总觉得胸口闷的渔民试方,加了陈皮的膏方吃了一周,渔民的胸闷就好了,膝盖的疼也轻了,他便在账本上记下:“湛江渔港村法:补骨脂胡桃膏加陈皮三两(三年陈,切丝同熬),适用于寒湿痹痛兼胸膈满闷者。”

在茂名的“滩涂村”,渔民们熬膏时不用蜂蜜,改用红糖:“我们这里产红糖,甜而温,能补血暖脾,比蜂蜜更适合常年在滩涂干活的人——滩涂湿寒重,红糖能多一层暖护。”林景行尝了尝红糖熬的膏,甜得更醇厚,没有蜂蜜的清润,却多了几分暖意。他找了位怕冷的老渔民试方,老渔民吃了十天,不仅膝盖不疼了,手脚也没那么凉了,林景行便补充:“茂名滩涂村法:补骨脂胡桃膏用红糖半斤代蜂蜜,适用于寒湿痹痛兼畏寒甚者。”

在江门的“河涌村”,他还发现一种“冬储膏方”的法子——渔民们会在冬天多熬些膏,装在陶罐里,用蜡封口,埋在地下:“冬天埋在地下,能让膏方更温润,来年春天吃,药效更足,还不会坏。”林景行跟着渔民埋了一罐膏,次年春天挖出来,膏体依旧细腻,没有异味,他便在账本上标注:“江门河涌村冬储法:膏方熬成后装陶罐,蜡封,埋地下三尺,避光避潮,保质期可延至次年夏。”

遍历三个月后,林景行回到阳江,账本上已经记满了不同渔村的膏方调整法:加陈皮、换红糖、冬储埋罐……每一种调整,都对应着当地的气候和渔民的生活习惯。他看着这些记录,忽然明白:补骨脂胡桃膏不是一成不变的方子,而是像岭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怪谈摄影师 活人禁忌2 我成了光之巨人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雄兵连之武安君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