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灵脂济世:宋境药脉神话录(下卷)

灵脂济世:宋境药脉神话录(下卷)(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好,脑子也跟不上,孩子自然说话晚、走路迟。我年轻时用补骨脂配熟地、山药治过,可效果慢,后来听山里的猎户说,用酒蒸补骨脂,再和核桃肉、黑芝麻一起做成丸,孩子爱吃,药效也快。”他领着苏伯进了屋,从床底翻出本泛黄的《青州农书》,里面果然写着“补骨脂酒蒸后,益肾气、填精髓,宜治小儿五迟”,只是字迹模糊,像是几十年前的旧墨。

正说着,门外传来孩童的哭声,一个农妇抱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进来,孩子长得瘦小,只会发出“啊啊”的声音,扶着墙也站不稳。“赵伯,您再给瞧瞧,这孩子还是不会说话,走路也摇摇晃晃的,城里的大夫说没法治……”农妇抹着泪说。赵老农让孩子坐在凳上,摸了摸他的头骨,又看了看牙齿——牙齿只长了四颗,稀疏得很。“是典型的五迟,别担心,用苏大夫带来的陶碾拓片上的法子,再加上酒蒸补骨脂丸,能好。”

苏伯和赵老农一起制药:先把补骨脂泡进青州产的米酒,隔水蒸三个时辰,直到药香浸透酒气,再把蒸好的补骨脂碾成粉,和核桃肉、黑芝麻、蜂蜜一起揉成丸,像弹珠那么大。农妇每天给孩子吃一丸,用温水送服。半个月后,孩子能扶着桌子走路了;一个月后,竟能清晰地喊“娘”;三个月后,孩子能跑能跳,说话也流利了,农妇带着孩子来谢,孩子还拿着颗补骨脂籽递给苏伯,脆生生地说:“药药,好吃!”

苏伯把这段经历写进《实践录》,还附上了《青州农书》的摘抄,在旁边写道:“文献载其法,实践验其效,二者相合,方为真医。”离开青州时,赵老农把那本《青州农书》送给了他,书的扉页上写着“源于山野,用于民间”——这八个字,像刻在了苏伯心里,让他更明白,药脉不是藏在书斋里的,是藏在山野间、农舍里,藏在每一个为了治病而不断尝试的普通人手里。

第三回虚劳杂症牵多脉文献实践破迷局

回到莒县,已是深秋,药庐里的补骨脂都收进了陶罐,陶碾放在窗边,阳光洒在槽沟里,还能看见些残留的药粉。苏伯刚把青州的经历补进《实践录》,就来了个特殊的病人——村东的李老丈,今年七十岁,近半年来总觉得浑身没力气,吃不下饭,还常常腰痛、咳嗽,夜里躺下就喘,大便也稀溏,城里的大夫说他是“虚劳杂症”,开了方子也不管用,家人都快没信心了。

苏伯给李老丈诊脉,脉沉细得几乎摸不到,舌苔白腻,呼吸也浅:“老丈这是肾、脾、肺三脏皆虚啊!肾气虚则腰痛,脾气虚则食少便溏,肺气虚则咳嗽气喘,三脏相互牵连,得一起补,单治一样没用。”可补骨脂主补肾,怎么兼顾脾和肺呢?苏伯翻遍了《实践录》,里面的方子要么治肾,要么治脾,要么治肺,没一个能同时兼顾三脏的。

夜里,苏伯坐在炉边,对着李老丈的病案发呆,炉上煮着的补骨脂酒冒着热气,香气飘得满屋都是。忽然,他想起禹州药农说的“盐炒补骨脂治遗尿”,张婆婆说的“补骨脂配艾叶温经”,赵老农说的“补骨脂配核桃填精髓”——要是把这些法子合在一起,再加点补脾补肺的药,会不会管用?他赶紧起身,在纸上写:“补骨脂(酒浸三日,盐炒香)五钱,胡桃仁三钱,党参三钱,白术三钱,杏仁二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可转念一想,《本草图经》里写着“补骨脂性烈,多服恐伤肺”,李老丈肺气虚,会不会受不住?苏伯心里犯了嘀咕,决定先自己试试——他按方子抓了药,煎好后喝了半碗,只觉得浑身暖和,没半点不适,反而觉得呼吸顺畅了些。第二天一早,他把方子给了李老丈的儿子,叮嘱:“先喝三副,要是觉得不舒服,就赶紧来告诉我。”

三日后,李老丈的儿子喜滋滋地来报:“苏伯!我爹喝了药,能吃下小半碗粥了,腰痛也轻了,夜里咳嗽也少了!”苏伯松了口气,又调整了方子,把杏仁换成了黄芪,加了点陈皮理气,让李老丈接着喝。半个月后,李老丈竟能自己拄着拐杖来药庐了,脸色也红润了些,说话也有了力气:“苏伯,我现在能吃下一碗饭了,夜里也能睡安稳了,不喘了!”

可苏伯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怪谈摄影师 活人禁忌2 我成了光之巨人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雄兵连之武安君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