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摘下一粒籽实,放在鼻尖轻嗅,辛香中带着淡淡的昆曲笛音——不远处的“玉茗新楼”,正传来“破故纸,怎补得残生缺”的婉转唱腔。
“奶奶,这‘破故纸’,真的能补‘残生缺’吗?”孙女仰起头,好奇地问。
苏语桐笑着,握住孙女的手,指着药圃与戏楼,说:“你看,它能补人的筋骨,让爷爷奶奶们健健康康;它能补人的心情,让听戏的人开开心心;它还能补我们的文化,让老祖宗的智慧一直传下去。你说,它是不是能补‘残生缺’呀?”
孙女似懂非懂,却用力点头,将籽实紧紧握在手心。苏语桐望着孙女的笑脸,又望向药圃中摇曳的补骨脂,仿佛看到了灵汐、苏玉珩、苏慕尧等祖辈的身影,他们的笑容,与眼前的草木、戏韵、人群,一同融入江南的春色中。
微风拂过,补骨脂的辛香与昆曲的韵调交织,飘向远方。这缕跨越六百年的香气与韵调,将继续在时光中流淌,牵起更多人的情与骨,书写更多关于传承、创新与温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