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盐炙的法子,是咱秦塞老药农传下来的,秋收时采淫羊藿根茎,盐炙后藏着,冬天用着方便,补肾也更管用。”秦越一边说,一边配药:盐炙淫羊藿三钱,沙棘果二钱,益智仁二钱,研磨成粉,做成小丸,“每天吃两次,每次吃一小把,用温水送服。”
赵小五按此法服药,第一天吃完,就觉得白天尿频的次数少了;第三天,夜里没尿床,能睡安稳了;第七天,尿频、遗尿都好了,腰酸也轻了,挑着货担走在路上,也觉得有力气了。他特意给秦越送了块花布:“秦大夫,这药丸子真管用!我问了镇上的老掌柜,他说《榆林府志》里好像也有‘盐炙藿药治遗尿’的记载,只是我没读过书,不知道具体写的啥。”
秦越立刻去府城的藏书楼查《榆林府志》,在“物产·药”卷中,果然找到一行记载:“铁线藿,秋收根茎,盐炙,治肾虚遗尿,加沙棘尤佳。”他捧着方志,心中感慨——这民间的口传经验,早被记入地方史志,只是没被《本草纲目》这样的经典收录,却在这秦塞的土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回到药铺,在笔记上郑重写下:“秋收时节,盐炙淫羊藿(铁线藿根茎)配沙棘果、益智仁,制丸服,治肾阳不足之遗尿、尿频,盐炙入肾,酸收固摄,合秋收藏精之理,《榆林府志》有载,秦塞民间验方印证。”
窗外的沙棘果,在秋风中晃着,红得格外耀眼,秦越望着那一串串红果,又看了看桌上的《别录》和笔记,忽然觉得——这秦塞的藿棘,就像这方土地上的人,坚韧、实在,藏着最朴素也最珍贵的智慧,等着被人发现,被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