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两岸沙壤,春生夏长,秋采味甘,甲于天下,为药肆上品。"这是沙参首次载入官修典籍,而在此之前,它早已在莱阳百姓的药罐里、食谱中,流转了数十载。
那年秋天,莱阳百姓自发在沙参丰收后举办庆典,杀鸡宰羊,祭拜土地,将最好的沙参摆在供桌中央。沙仲礼带着孩童们吟唱自编的歌谣:"昌水长,沙参香,润肺腑,保安康......"这便是沙参节的由来。庆典上,药农们交流着各自的种药心得,有位老农说:"我家的沙参,今年与黄芪种在相邻的田里,长得格外壮实。"众人细问,才知黄芪性温补气,与沙参的滋阴相济,竟是无意中契合了"阴阳平衡"的医理。
此刻的莱阳,田埂上晾晒的沙参片如叠玉,药铺里飘出的药香混着梨香,连风过处都带着清润之气。这株从幽涧走出的仙草,不仅治好了一方百姓的疾苦,更将天人合一的智慧,悄悄写进了莱阳的土地与岁月里。
(上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