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青风峪·黄气根》(下卷)

《青风峪·黄气根》(下卷)(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几个稍微好转的村民,去谷底的青石滩挖茯苓,又去西山背阴坡采泽泻。回来后,老白郎中配伍成方:黄根草为主,加茯苓、泽泻各少许,再放两颗大枣调和药性。

这剂药熬出来,汤色黄亮,药香里带着点枣甜。喝了两天,那些胸口发闷的病人,呼吸顺畅了;嘴角起燎泡的,火气也消了。李大爷摸着肚子说:\"这药喝下去,像有条暖水流进骨子里,力气慢慢就回来了,不燥,舒服。\"

黄芪看着村民们一天天好起来,心里却犯了愁:带来的黄根草快用完了,村里还有一半人没喝上药。\"得再去挖!\"他扛起药篓就要出门,却被陈婆婆拉住了。

\"这草有灵性,\"老人摸着他的胳膊,\"你上次挖得急,伤了根须。要让它再长,得留种,还得教大家怎么种。\"她让黄芪把剩下的黄根草选出最饱满的根茎,切成带芽的小段,又让人在东山脚下开垦出一片向阳的坡地,\"这草喜阳,爱喝山泉水,土要松,不能涝——就像咱青风峪的人,得晒着太阳,踩着实土,才能长力气。\"

下卷三:疫退峪安,草有其名

霜降那天,青风峪的炊烟终于又稠密起来。

老槐树下挤满了人,有的在晒刚收的谷子,有的在缝补秋收的衣裳,孩子们追着蝴蝶跑过晒谷场,笑声像银铃。陈婆婆坐在树下,面前摆着个竹筛,里面晒着切好的黄根草片,金灿灿的,像一块块小元宝。

\"这草救了咱全峪的人,该有个正经名字。\"村长捋着胡子说。

有人说叫\"救命草\",有人说叫\"黄根灵\",吵了半天没个结果。这时,陈婆婆开口了,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这草色黄,补的是土气;这娃叫黄芪,豁出命去寻的它。草木有情,人有恩义,不如就叫'黄芪'吧——既记着它的本性,也念着这娃的情分。\"

\"黄芪!好名字!\"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叫好。李大爷从家里抱来一坛珍藏的米酒,倒在粗瓷碗里,递给黄芪:\"娃,这碗酒,敬你,也敬这药草!\"

黄芪捧着酒碗,看着眼前的乡亲们,又望向东山的方向。他忽然明白,陈婆婆说的\"药有性情\"是什么意思——这黄芪草,就像他自己,扎根在土里,耐得住风寒,给点阳光就使劲长,默默的,却有股子撑天拄地的力气。

老白郎中在一旁记录着黄芪的药性:\"味甘,性温,入脾、肺经,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他写着写着,忽然停下笔,对黄芪说:\"这草的用处,不止治脱力疫。将来行军打仗,士兵们累得扛不动枪,喝它;产妇生完娃,虚得下不了床,喝它;老人喘得抬不起头,也能喝它......你得把它的种留下来,教更多人认,更多人种。\"

黄芪点点头。他在东山脚下的坡地里,精心照料着那些种下的黄芪根茎。春去秋来,那片坡地长满了开着淡紫色小花的植物,风一吹,花海起伏,像给青山系了条紫腰带。

下卷四:薪火相传,药脉永续

十年后,青风峪的黄芪名声远扬。

太行山脉的药农们都知道,青风峪有种神草,能补力气,救急病。他们翻山越岭来讨种,黄芪就手把手地教他们:\"这草要种在向阳坡,土要掺点草木灰;春分播种,秋分挖根,挖的时候得小心,别伤了须根......\"

他还和老白郎中一起,把黄芪的用法写成了小册子,上面记着:\"气虚乏力,黄芪配党参;自汗不止,黄芪加防风;水肿尿少,黄芪合白术......\"这本册子没书名,村民们就叫它《青风峪药录》,传抄到了山外。

陈婆婆活到了九十岁,临终前,她让黄芪把自己葬在老槐树下,说:\"我守了一辈子药草,死了也得闻着药香。\"下葬那天,黄芪在她坟前种了一圈黄芪苗,后来那地方长出的黄芪,根茎比别处的更粗壮,药性也更足。

又过了许多年,唐代的苏敬编撰《新修本草》,听说了青风峪的故事,专门派人来考察,将这种草正式命名为\"黄芪\",记其\"主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打工三十年,我携百万资产回九零 雄兵连之武安君 活人禁忌2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暴击修仙,从追回青梅开始! 我成了光之巨人 怪谈摄影师 末世:圣母系统被无敌空间制裁了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