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芎叶三影》下卷

《芎叶三影》下卷(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山村留守妇女们的秘密情事 神御九州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快穿之敛财圆梦之旅 无双之诸天万界 庄神弄鬼 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 三国杀:开局神郭嘉,暴打标准将 绝区零:如何面对好感度一百的铃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多,种出来的川芎,叶形更像水芹,茎秆比蜀芎粗些,根须也更密,辛香里带着点水腥气——当地人叫它\"浙芎\"。

起初,浙地的医者瞧不上浙芎,说它\"气弱力薄,不如蜀芎\"。那年钱塘县暴发瘟疫,患者多有头痛发热、胸闷呕吐之症,用蜀芎则嫌其燥烈,容易动火。有个老中医想起浙芎的水性,取了五钱浙芎,配黄连三钱(清热)、藿香三钱(化湿),竟比蜀芎更见效。原来浙芎得江南水木之气,燥性减了,多了些\"润\"的本事,恰合湿热头痛的病机。

两浙的药农也摸索出种浙芎的法子:他们像种水芹那样,在垄间挖深沟,方便排水;又像种胡荽那样,多施草木灰,借火气抵消湿气;还像种蛇床那样,花期时掐掉顶芽,让养分都往根上走。种出来的浙芎,虽然辛香不如蜀芎浓烈,却多了份绵厚,适合用来炖药膳——有户人家用浙芎炖老母鸡,给产后的媳妇补身子,既活血又不伤人,成了当地的名菜。

阿耘后来去过两浙,见了浙芎,不但不恼,反而高兴:\"草木到了新地方,总得学着适应,就像人到了异乡,性子会变,本事却不会丢。蜀芎能驱风寒,浙芎能化湿热,各有各的用处,这才是'天人合一'的真意。\"他还把蜀地的《芎谱》改了改,添上\"江南种芎,宜深沟高垄,少施火肥,多浇活水\"的话,交给浙地的药农。

第八回图经着形质青史留芳名

嘉佑年间,朝廷诏令天下,征集各地草药图谱,编撰《本草图经》。负责蜀地采录的医官王君贶,特意来到浣花溪,找到阿耘的药圃。

王医官蹲在芎田边,仔细观察川芎的形态:叶片果然像芹叶那样细碎,边缘像胡荽那样卷曲,簇拥成团又像蛇床,茎秆纤细,一节一节的,像串起来的小珠子。他让画工照着画,连叶上的绒毛、茎上的纹理都画得清清楚楚,还在旁边注上:\"叶似芹、胡荽、蛇床辈,作丛而茎细。\"

阿耘请他看芎根的种植:从惊蛰播种,到霜降采收,哪月该除草,哪月该施肥,哪月该培土,都细细说了。王医官听得认真,还尝了尝芎叶做的菜,说:\"这草既能入药,又能入食,真是难得。\"他把种植方法、食用价值都记在本子上,又采集了新鲜的芎株、芎根,小心地收好,说:\"这些都要带回京城,让编撰官们好好看看,写进《本草图经》里,让天下人都知道川芎的好处。\"

临走时,王医官给阿耘题了块匾,写着\"芎叶传三影,仁心济四方\"。阿耘把匾挂在药圃门口,看着满园的川芎在风中摇曳,叶片的三重叠影晃啊晃,像在跟他说:\"就算写进书里,我们还是原来的样子,还会在土里好好长,还会在药罐里好好熬,护着这方百姓。\"

结语

从浣花溪畔的一丛奇草,到《本草图经》里的详细记载,川芎的故事,藏着药农的汗水,医者的智慧,还有草木与土地的相守。它的叶影里,有芹的清、荽的烈、蛇床的厚,就像世间的道理,从来不是单一的存在,而是万物相融的共生。当后世的医者翻开典籍,看到\"叶似芹、胡荽、蛇床辈\"的描述时,或许能想起,在蜀地的晨露里,曾有那么一丛草木,用三重叠影,讲述着一个关于顺应、融合、济世的古老故事。

赞诗

三影攒生浣水滨,芹姿荽韵蛇床身。

垄间自有栽培法,釜里能调性味真。

疗得头痛开雾窍,化残瘀血活经纶。

图经一笔留青史,犹带西川草木春。

尾章

如今的浣花溪畔,仍有大片的芎田。药农们还在用阿耘传下的法子种植:惊蛰下种,夏至培土,霜降采收,田边依旧种着芹、荽、蛇床。采芎的姑娘们会唱着古老的歌谣:\"芹叶青,荽叶香,蛇床护着芎根壮。春抽芽,夏打伞,秋结果,冬藏粮,一碗芎汤暖肚肠。\"

中药房的药斗里,川芎静静地躺着,断面的纹理像极了浣花溪的水波。老中医开方时,总会摩挲着芎根说:\"这药啊,看着普通,却藏着三样草木的灵气,配伍好了,能治大病呢。\"

风拂过芎田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四合院:开局爆锤众禽 LPL别联系了,我们真不熟! 霸道妊妻爱上吊丝代 火系法爷修炼指南 斗罗:抢走小舞,弑神 斗罗:死遁归来,修罗场里当团宠 学姐,我对你们真没非分之想! 见过发光料理吗,你就画美食番?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一入网游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