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闻着虽不好受,却带着一股透劲儿。
“这汤能洗好癣?”有妇人怀疑。香姑舀出药汤,晾到温凉,给小石头洗腿:“香果辛香能透肌表,把湿邪引出来;苦参、黄柏苦寒,能杀癣毒,燥湿。一透一杀,才能除根。”
小石头起初怕烫,洗了一会儿,竟说:“不痒了!凉丝丝的,像有小风吹。”连洗三日,他腿上的癣渐渐结痂,红痒全消。其他村民纷纷效仿,用香果汤煎洗,怪癣竟慢慢好了。
香姑又教大家用香果末、滑石粉、枯矾混合,制成“香果散”,涂在患处,既能吸湿,又能止痒。“夏天出汗多,用散剂比膏剂好,不糊得慌。”她说,“香果的香能穿透汗湿,滑石能吸汗,枯矾能收敛,三者配着,比单用药膏周全。”
镇上的药铺掌柜听闻此事,特意来香源村,见香姑用香果治癣,叹道:“我只知这药能治头痛,却不知其香气能透肌表。《吴普本草》说‘香’,原来这香能走皮里肉外!”香姑取来晒干的川芎茎叶:“掌柜的看,这茎叶的香更清,夏天用正好;秋天挖根茎,香更烈,治内里的病更灵。”
掌柜买下许多香果末,带回镇上,配成“香芎散”,专治暑湿疮癣,竟成了药铺的招牌。香姑不收他的钱,只让他多带些医书来——她想知道,《吴普本草》之外,还有多少关于香果的故事。
夏末的芎山,川芎已结出细碎的白花,像撒了层雪,辛香里带着微甜。香姑知道,再过些时日,茎叶会慢慢枯萎,精气全钻进土里,凝成饱满的根茎——那是香果在为“秋收”蓄力,也是在为来年的辛香埋下伏笔。她望着远山,忽然觉得,这株草的香,不仅能护着香源村,或许真能像祖母说的,飘向更远的地方。
(上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