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的绿意。陈老实照着芎姑娘的嘱咐,将秧田里的苓子起出来,移栽到坡地。起苗时他特意小心,尽量带着土坨,就像给娃娃换衣裳,不弄疼娇嫩的肌肤。
坡地的土是沙壤土,透气得很,阳光一晒,暖意直往根里钻。移栽后的苓子,像是换了个精神头,没几日就抽出新枝,叶片边缘泛起微红,那是阳气蒸腾的迹象。陈老实每日来查看,发现坡地的土虽然不如秧田湿润,却更有\"劲\",抓着根须往深处走,像是在给药苗\"扎马步\"。
镇上的老郎中路过,见了他的药田,捋着胡须点头:\"这才是正经种川芎的法子。春水生其气,夏阳壮其骨,土气换得勤,药性才会活。\"老郎中说起前朝的事,说石羊镇的川芎曾作为贡品,那时的药农就懂得\"三移\",只是后来战乱,好多法子都断了传承。
\"郎中,您说这'三离三回',到底合着什么道理?\"陈老实问道。老郎中指着日头:\"春属木,木主生,故水生木,秧田养其生机;夏属火,火主长,故阳助火,坡地壮其筋骨;秋属金,金主收,故土生金,沃土成其形质。这是五行流转,也是药苗的性命节律啊。\"
陈老实茅塞顿开。他看着坡地上的川芎苗,叶片在风中摆动,像是在应和着日升月落的节奏。他忽然明白,芎姑娘不是什么外乡客,或许就是这川芎草木的精魂,是石羊镇土地里长出来的智慧。
这天傍晚,他又去西头的药圃,见芎姑娘正在采收薄荷,蓝紫色的布衫在夕阳里泛着柔光。\"姑娘,我懂了。\"陈老实深深作揖,\"离是为了让药苗遇见不同的气,回是为了让它们守住本真的性。\"芎姑娘转过身,手里的薄荷带着清凉的香气:\"懂得了气,才算懂了药。五月换沃土时,我再教你看'归经'。\"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药圃的泥土里,像是两株紧紧相依的川芎。远处的岷江水,正哼着古老的调子,流向更远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