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还需顺水性,行医更要体天休。
阴阳五运皆真意,化作春风满药篓。
尾章
光绪年间的《眉县志》里,在\"物产\"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太白山大黑沟产猪苓,质优,能利水。采者必以先得者献于鹰嘴岩,否则失之。相传有陈姓医者,居此数十年,悟苓之性,活人无数,后不知所踪。\"
而在当地的《太白山采药歌谣》里,有一句唱了几百年:\"猪苓黑,猪苓白,先献山神再装袋。熊眼看,云花开,天人合一福自来。\"
这些零碎的记载和歌谣,就像大黑沟的腐叶,层层堆积,慢慢发酵,最终滋养出一个关于敬畏与传承的故事。故事里的猪苓,早已不只是一味药材,而是天人对话的媒介;故事里的黑熊,也不只是一尊山神,而是自然法则的化身。
或许,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它不在厚厚的医书里,而在山间的草木中,在人与自然的相视一笑里,在\"实践先于文献\"的代代相传里。就像太白山的猪苓,静默无言,却把\"苓心熊照\"的故事,讲了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