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故事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有一种草,长在祖先的阶梯上,拴着一个民族的记忆。”
阿依笑着带他去登天梯。阳光下,石斛的藤蔓在风中摆动,叶片上的露珠闪着光。远处,孩子们在药园里唱着新编的《石斛歌》,声音清脆,像银铃在响。
“你看,”阿依指着悬崖和药园,“祖先的阶梯还在,石斛的藤还在,我们的歌还在。只要这些在,苗家的魂就永远不会散。”
年轻人举起相机,拍下这一幕——悬崖上的石斛藤,药园里的新苗,火塘边的老人,竹楼下的孩子,还有那串在风中作响的、刻着石斛纹的银饰。照片里,阳光正好,藤蔓如链,一头连着云雾深处的祖先,一头牵着生生不息的子孙。
(全文完)
注:下卷通过守护石斛、应对瘟疫、文化传承、外界合作等情节,深化石斛作为苗族“祖灵化身”与“文化符号”的意义。融入外部挑战与内部团结、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跨族群交流等元素,展现苗族文化中“守护与传承”的主题。细节上强调石斛在维系族群认同、促进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呼应上卷“万物有灵”“生生不息”的内核,完成从“个人成长”到“族群命运”的叙事升华,凸显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