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尿达七八次,状如漏锦。巧娘见\"辰星(水星)光芒甚亮\",创\"藤根姜附汤\":藤根(酒蒸)配干姜、附子、肉桂。\"水运太过,当以热药制之,\"她让患者服药后覆被而卧,\"如织锦时用暖房烘燥,使寒气从汗而解。\"有位老船工服后,夜尿减至一次,且尿液竟带温热,如暖锦裹身。
(四)丁巳木运风淋案
丁巳年,厥阴风木司天,春风异常强劲,有人患\"风淋\",小便时尿道作痒,尿线忽大忽小,如风中飘丝。巧娘见\"岁星(木星)运行过速\",用\"春藤配防风、荆芥、蝉蜕\",以竹茹汤送服。\"风胜则动,当以辛散之,\"她比喻道,\"此药如织锦时用的镇风石,能定乱丝。\"更教患者用春藤煎水熏洗外阴,竟使尿道瘙痒随汗而解,汗味中竟有藤叶清香。
(五)壬午火运热淋案
壬午年,少阴君火司天,夏季酷热,爆发\"热淋\"大流行,患者小便灼热刺痛,尿道如被锦针扎刺。巧娘见\"荧惑星(火星)色赤如火\",取\"夏藤配黄柏、栀子、竹叶\",用井底水煎煮。\"火运炎上,当以苦寒折之,\"她让患者在酉时(肾经当令)服药,\"如织锦时用冰水定色,能使上炎之火下趋。\"更奇的是,服药后患者呼出的气竟带凉意,尿液落在青石板上,竟冒起白雾如锦缎上的霜花。
第六卷:炮制玄机通造化,性味归经贯古今
(一)炒炭止血法
有位织妇患\"血淋\",小便带血不止,染红的棉布竟被误作染品。巧娘取\"藤茎炒至存性\",研末冲服。\"炒炭后色黑入肾,涩能止血,\"她演示炮制:先用武火炒至冒烟,再喷入童便(取\"水中金\"),只见藤炭遇水竟发出\"滋啦\"声,如红热的梭子入水。三日后,织妇尿血即止,尿盆中竟沉淀出云锦状的炭末,晒干后可作外伤止血药。
(二)酒蒸入血分
给产后血淋的春杏配药时,巧娘特别将藤根用\"陈年黄酒蒸制\"。\"酒为百药之长,能引药入血,\"她指着蒸罐说,\"就像织锦时用胶矾水定色,黄酒能使藤根的药效牢固地作用于血脉。\"蒸制时,酒香与藤香交融,竟在罐口凝成七彩露珠,状如天孙机上的云锦碎屑。春杏服后,乳汁竟带酒香,婴儿食后睡眠安稳,此乃\"血乳同源,药效随血入乳\"。
(三)蜜炙润肺燥
逢秋季燥盛,巧娘会将藤叶\"用蜂蜜炙过\",给染坊工人预防秋燥。\"蜜炙后苦寒之性减弱,增加甘润之能,\"她展示炙制过程:先将蜂蜜炼至起丝,再与藤叶同炒,直至叶片呈金黄色,\"如织锦用蜜蜡上光,既能润肺,又不损伤脾胃。\"服用者皆觉咽喉清凉,咳嗽顿止,更发现蜜炙藤叶泡的茶,能让丝线更易上浆,织出的锦缎光泽持久。
(四)醋淬疏肝气
治疗肝郁气淋时,巧娘必用\"醋淬藤苗\"。\"醋入肝经,能增强疏肝解郁之力,\"她将藤苗用米醋拌匀,文火炒至微焦,\"如同织锦前用醋浆处理丝线,能使肝气条达如顺丝。\"有位郁郁寡欢的织女服后,连打数十个酸嗝,竟咳出块状黏痰,此后心胸豁然开朗,甚至能在织锦上即兴创作出\"云开月明\"的新纹样。
(五)盐焗入肾经
冬季补肾时,巧娘独创\"盐焗藤根\"法:将藤根用盐水浸泡,再埋入热盐中焗制。\"盐引药入肾,如纬线引经入纬,\"她敲开盐壳,只见藤根表面布满盐霜,内部呈紫黑色,\"此药如织锦中的孔雀羽线,能直抵病所,温补肾阳。\"常服者冬天竟可单衣刺绣,手足不冷,更神奇的是,盐焗藤根的药香能吸引锦溪中的锦鲤聚集,仿佛水中也有肾气感应。
第七卷:口传千载成药典,云锦医道贯长虹
(一)《吴医织药录》
明代万历年间,锦溪名医吴仲化搜集民间验方,将织女藤的用法整理成《吴医织药录》。书中记载:\"织女藤,一名天孙藤,生震泽东,茎刺如筘,叶裂如锦,功专利水通淋,其效如天孙织锦,经纬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