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吐纳,参根中的金精化作白气,沿肺经上行至咽喉,润泽被暑热灼伤的黏膜。此时东方泛起鱼肚白,参丛的金光渐渐收敛,叶上白霜化作露珠坠入土中,完成了从\"夏长\"到\"秋收\"的药性转换。
当第一片梧桐叶坠落在参丛中时,李时珍药篓里的太子参发出细微的嗡鸣。他知道,这些经历了雷火淬炼的灵草,已将夏日的火运之气转化为秋金的清肃之力,根中的琼浆正凝结成膏,等待着秋分后的采收。此刻他望向紫金山巅,见心宿二的光芒已转柔和,而西方的太白金星(金星)正冉冉升起,与太子参根中的金片遥相呼应——这天地间的药性轮回,恰如日月更迭,生生不息。
夏长卷结语
夫夏者,天地之礼也,赤帝司火而万物华实。太子参承雷火之威、玄冰之润,于暑湿交蒸之际炼成水火既济之质:其珠含苦以清心火,其根蕴甘以运脾湿,其性凉而不凝,其润滋而不腻,恰合《内经》\"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旨。观其用:上济心阴如甘露降于焦城,下运脾阳似春风拂过湿地,中滋胃津若夏云含雨。此非独草木之能,实乃天地以五运为方、六气为引,借太子仁德而化育的护命金丹,正应\"人身小宇宙,草木大天地\"的至理。
夏长卷赞诗
《赤珠妙道歌》
赤帝挥鞭暑气腾,紫参承露结珠凝。
甘融火德通心脉,苦带冰魂化脾蒸。
雷火炼时三窍透,阴阳济处万邪澄。
本草新篇书夏秘,一剂清凉贯九膺。
注:诗中\"三窍\"指心、脾、肺三脏窍道,\"九膺\"言药效遍及全身。颈联\"雷火炼时\"呼应雷火炼丹之典,尾联\"清凉贯九膺\"极言药力通达。
秋收卷预告
话说处暑既过,金风渐起,太子参已敛火归金,根中琼浆渐化为膏。且看李时珍于秋金当令之时,见参根转现金纹、须如银丝,竟悟其\"以金制木、以收应降\"之妙用。更奇者,秋日参根遇露则香透肺腑,逢霜则膏凝如玉,与人体肺经相感,能治秋燥伤阴、久咳耗气之证。欲知此草如何在秋收之时,展其润肺生津、益气固表之能,且看下一卷《秋收卷:金风肃降参膏凝》,揭秘太白金星当令之际,太子参与肺脏的虚实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