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6.火烘:用桑木火烘至半干
7.水淬:用玉液泉水淬三次
当玉竹片在陶瓮中浸泡时,瓮壁上竟凝结出藤叶形状的冰晶,老司用银簪挑取冰晶,发现冰晶内部有流动的金纹,如同活的藤茶汁液。
(二)九蒸玉液与五行煎法
煎玉竹水采用\"五行煎法\":
-木火煎:用桑木火(木)煎三时辰(火)
-火土煎:转枣木火(火)煎五时辰(土)
-土金煎:换槐木火(土)煎七时辰(金)
-金水煎:用柏木火(金)煎九时辰(水)
-水木煎:回归桑木火(木)煎一时辰(水)
煎药时,滕老汉在陶瓮上悬挂五色彩幡,幡面绘着五行神。当煎至\"金水煎\"时,幡上的水神画像竟流下泪水,落入瓮中化作金珠。老司用磁石靠近瓮口,金珠竟排列成\"润\"字,缓缓沉入药液。
(三)雾浴藤茶与药性归元
喷洒玉竹水使用\"周天雾浴法\":
1.布气:在窖内按十二时辰方位插十二根藤杖
2.起雾:用竹管将玉竹水雾化,从\"子位\"开始喷洒
3.转周天:雾针随罗盘指针移动,每时辰换一方位
4.归太极:最后在中央土位形成雾涡,藤茶悬于涡心
当雾气接触藤茶,叶片上的白霜竟重新排列,形成与玉竹冰晶相同的藤叶纹。滕老汉摘下一片茶,用舌尖舔尝,先觉冰凉,后觉温热,最后化作甘润之气直抵丹田。老司取来经络铜人,将茶水涂在肺俞穴,铜人竟发出\"嗡嗡\"声,与藤茶的药性产生共振。
(四)冰融茶醒与万古藏机
惊蛰前夜,滕老汉在暖窖举办\"冰融茶会\"。他用磁石瓮盛装调过药性的藤茶,瓮盖上刻着\"冬藏春发\"星图。当第一缕春风透过窖顶的气孔吹入,瓮中藤茶突然发出微光,老司用罗盘测定,茶堆的磁场与东方七宿的\"角木蛟\"星象共鸣。
宾客们饮用此茶时,发现茶汤入口先寒后暖,回甘中带着玉竹的清香,饮后丹田发热,竟能在寒冬中只穿单衣。更神奇的是,茶杯内壁凝结出的露珠落在手背上,竟形成细小的藤叶纹身,三日后才渐渐消退。茶会结束后,所有茶杯都变成了温润的玉色,老司说这是\"水土合德\"在器物上的显现,从此这种藤茶被称为\"玉液藏藤\"。
五、藤茶新用疗寒疾
(一)寒邪入髓与茶汤破坚
冬至次日,茶峒镇的李屠户裹着三床棉被仍瑟瑟发抖,牙齿磕碰声隔着门板都能听见。他半月前进山打猎,被暴风雪围困三日,如今恶寒重发热轻,骨节疼痛如刀割,喝了十剂\"麻黄汤\"却汗不出、寒不解。滕老汉掀开棉被,见他舌苔水滑,脉象沉紧如绳,断为\"寒邪入髓,肾阳被遏\"。
他取来冬日藏茶,配三年陈姜(带皮,性温走表)、金丝小枣(去核,甘温入脾),用紫铜火锅煎煮。茶汤沸腾时,铜锅内壁竟凝结出金红色的露珠,老司用竹筷蘸取露珠,发现露珠在冷空气中竟不凝固,反而发出微光。李屠户连饮三碗,先是后背微微出汗,继而全身发热,咳出的痰中带着黑色的絮状物,状如碎冰。
(二)胃脘冰结与茶釜回阳
张媒婆的女儿患了\"胃脘冰结症\",喝热水都觉得胃里像揣着冰块,每日只能吃温粥,稍冷便痛得满地打滚。滕老汉诊其脉沉迟无力,触诊胃脘部冰冷如铁,断为\"脾肾阳虚,寒凝胃脘\"。他不用附子理中汤,而是将藤茶与生姜捣成泥,加入炒热的红枣肉,制成\"暖中茶饼\"。
茶饼需用桑木火烘烤,烤时在饼面刺出九个孔,孔中插入藤茶梗。当茶饼烤至金黄,藤梗周围竟渗出油珠,老司用磁石靠近,油珠排列成\"火\"字。张女将茶饼温热后贴在胃脘部,顿时感觉一股暖流从脐下升起,三日后,胃脘部已能耐受温水,排出的大便中竟有细如冰屑的结晶。
(三)冻疮裂肤与藤汤焕肌
王秀才的小儿子在私塾读书,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