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交织,宛如一座燃烧的冰山。塔尖插着的立冬雪参幼苗已有尺许高,参叶上凝结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赤白二色光芒,正是"阴平阳秘"的吉兆。
老村长身着十二章纹长袍,袍上的水火纹以金线绣成,走动时如江河奔涌。他手持一支鹿骨笛,笛身刻着炎帝尝百草的图案,笛孔边缘还留有千年药香。当《玄冥引》的笛声响起,低沉的音符如冰原上的驯鹿长鸣,塔底的青铜药炉自动燃起松明火,炉中煮沸的药汤咕嘟作响,蒸腾的白雾顺着笛音攀升,在天空中凝成"冬藏春发"四个金色大字,每个字都由无数药香分子组成,引得方圆十里的雀鸟纷纷衔来草籽,围绕祭坛盘旋。
"立冬补冬,不补嘴空!"蘅芜站在祭坛东侧的食疗区,面前摆着十二口铸铁大锅,锅中分别熬煮着不同的立冬药膳。她挽起衣袖,露出腕间还魂草金纹,正指导七八个村妇处理食材:"羊肉要选羯羊的腿骨,先以黄酒浸泡去腥,再与当归、生姜同煎。记住,火候要先武后文,让羊骨中的髓液充分析出。"说话间,她亲手将从极北带回的雪参须剪成寸段,放入最中央的大锅中,雪参须遇热瞬间化作万千星芒,在汤中游走如流萤,惹得围观的孩子们惊呼:"看!是天上的星星掉进锅里了!"
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妇被搀扶到锅前,她面色苍白,双手按在腹部,眼中满是担忧:"姑娘,我这胎在立冬前就躁动不安,大夫说怕是......"蘅芜亲自盛来一碗羊肉汤,汤面上漂浮着几片嫩绿的香菜叶,宛如冬雪初融的草芽:"嫂子放心,这汤里有雪参的水火之气,能调和胎元。"孕妇喝下半碗,忽然惊呼一声,伸手按住左腹——那里正有小生命轻轻踢动,力道比往日强了许多。周围的老妇人见状,纷纷合十默念:"青女娘娘显灵了......"
暮色浸染枫林时,三百名孩童穿着羊皮袄,举着新缝制的"玄鹿灯"涌入祭坛。每盏灯都用整张羊皮绷成鹿形,眼睛处嵌着琥珀片,灯面绘着青女持扇而立的画像,她的霜扇边缘特意用枫叶汁染成赤色,与炎帝的耒耜形成"火金相生"的意象。孩子们排成九宫八卦阵,跟着老村长的笛声跳起"踏冰舞",步法模仿玄鹿在雪地中的轻盈姿态,每跳三步便俯身叩拜,寓意"冬藏致敬天地"。
蘅芜注意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始终盯着自己,她的玄鹿灯上多画了一只还魂草。女孩见蘅芜看过来,鼓起勇气跑上前:"姐姐,我阿娘说你是从极北来的药仙,能帮青女娘娘回家吗?"蘅芜蹲下身,替她扶正歪掉的鹿耳灯:"青女娘娘一直都在呀,你看这雪花——"话音未落,天空果然飘起雪花,每片雪花都呈现出霜花与枫叶的交叠形状,落在羊皮灯上竟不融化,反而凝结成晶莹的花纹。老村长见状,眼中泛起泪光:"五十年了,自从青女娘娘误降霜灾,中原就再没见过这样的雪花......"
祭坛西侧突然传来喧闹,几个小伙子抬着一口百年酿的黄酒坛走来:"按照老规矩,立冬要祭炎帝、敬青女,这坛'水火同春'酒,该请蘅芜姑娘和青女娘娘共饮!"蘅芜接过酒碗,见酒液呈琥珀色,碗底沉着一枚枫叶形的霜花结晶。她将酒洒在祭坛下,酒香与药香交融,竟在地面映出青女的虚影——她身着凡装,手持霜扇,正对着村民们轻轻颔首。
夜深了,祭坛周围点起数百盏南瓜灯,灯光将每个人的脸庞照得温暖。蘅芜坐在朱明祠的台阶上,听老村长讲述青女的民间传说:"我们这儿的老人都说,青女本是炎帝的弟子,每年秋天都会化作村女,教大家储存粮食、防治虫害......"话音未落,一片特殊的雪花落在他的肩头,那雪花竟呈现出药锄的形状——那是还魂草与霜华的双重印记,是青女从极北传来的谢意。
七、冬至死门密钥聚,青女凡身觉醒时
子夜时分,蘅芜再次来到盘古髓海,见立冬雪参的赤白二树已亭亭如盖,树根处浮现出二十四节气的完整星图。她取出十四枚密钥,钥匙与星图共鸣,在髓海中央投射出冬至死门的影像:死门紧闭,门上嵌着十个锁孔,其中九个已插入密钥,唯独心脉处的孔位空缺。
"还魂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