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的雕像。石像手中的茶盏里盛着琥珀色的茶汤,茶汤表面浮着一层细密的泡沫,杯底刻着"苦降甘升"四字,笔画间隐约有茶香溢出。
苍梧肃然作揖:"此乃茶魂显圣,谷雨茶得茶圣守护,方能驱除湿邪。"青萝也跟着行礼,随后取出随身携带的紫砂壶——这壶是用云台谷特有的紫砂泥烧制而成,壶身上刻着"水火既济"的卦象。她以竹制茶筅在陆羽像前的空盏中轻轻搅拌,竟从虚空中引出清露,一滴一滴落入壶中,壶中立刻泛起"清"字涟漪,清露与壶中残留的茶香融合,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
其四·湿毒虫阵困茶株
正当青萝准备采摘茶叶时,茶树间突然传来沙沙的蠕动声,无数"湿毒虫"从树根处爬出。这些虫身如蚯蚓般粗长,表面覆盖着透明的黏液,黏液中漂浮着破碎的"痰"字,每爬过一片茶叶,叶片便迅速枯黄,叶脉间渗出白色浆液,如同脾经被湿痰堵塞后溢出的浊液。
苍梧认出这是冰蚕叟以"湿痰"炼制的"土蚕",急道:"土蚕属湿,归脾经,其性黏滞,需用'苦温燥湿'之法!"青萝立刻取出炒白术——这白术是用麸皮炒制过的,表面呈焦黄色,散发着淡淡的焦香,性甘温苦燥,入脾、胃经,能健脾燥湿、固表止汗。她将白术研成粉末,以"撒星"之法撒向虫群,白术粉末遇虫身的黏液竟化作无数细小的"燥"字,虫身接触粉末后迅速脱水,原本饱满的躯体蜷缩成黑色的虫蜕,散落在茶园中。
与此同时,苍梧以艾绒点燃"除湿灸",灸条中混合了苍术、厚朴等燥湿药材,灸烟呈淡黄色,如土气升腾。他手持灸条在茶树枝叶间游走,烟中"脾"字符文随热气钻入茶树根部,茶树竟轻轻颤抖,抖落满身湿毒,叶片上的霉斑逐渐淡化,露出原本的翠绿。
其五·五运六气布茶阵
青萝仔细观察茶树受损情况,发现多数茶树的"脾经脉络"(叶片主脉)被湿毒阻塞,呈现出"濡脉"之象——如同水中漂木,浮而细软。她想起《四诊心法》中"濡为湿,为虚"的记载,决定以"芳香化湿、淡渗利湿"之法双管齐下,结合五运六气理论布下阵法。
她取来谷雨茶鲜叶、藿香、佩兰、茯苓四味药,按照"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的数理布成阵法:谷雨茶鲜叶属木,置于东方,取其清利头目、疏肝醒脾之性;藿香属火,置于南方,取其辛温芳香、化湿和中之效;佩兰属金,置于西方,取其辛平化浊、醒脾开胃之功;茯苓属水,置于北方,取其甘淡渗湿、健脾宁心之力;中央以灶心土为引,统御四脏,取其温中和胃、止呕止血之能。
四药相使为用,形成五行相生相克之局:木(茶)生火(藿香),火生土(灶心土),土生金(佩兰),金生水(茯苓),水生木,周而复始。阵法一成,茶树上的露珠竟自动汇聚成"土旺四季"的卦象,湿毒虫残部感受到土气的压制,纷纷向阵法外围逃窜,发出此起彼伏的嘶鸣声。
其六·宫音和脾通经络
冰蚕叟见势不妙,竟驱动"湿毒云"笼罩茶园,云气中传来他阴恻恻的冷笑:"土虚木乘,纵使布下五行阵,又能奈我何?"湿毒云化作无数"木克土"的符文,如暴雨般砸向茶阵。青萝临危不乱,急取编钟,敲击宫音(1音)编钟——宫音属土,与脾经相应,能健脾和中、化湿止泻。
钟声如大地轰鸣,低沉而厚重,震得湿毒云泛起土黄色波纹,那些"木克土"的符文纷纷碎裂,化作尘埃飘落。苍梧同时以"提插补法"针刺茶树的"太白穴"(脾经原穴),这是脾经的原穴,能反映脾经的虚实变化。他手持银针,针柄系着的陈皮丝随钟声摆动,竟在空气中画出"健脾祛湿"的篆文,银针刺入穴位后,茶树主干上的"脾"字胎记逐渐清晰,如同被墨汁重新勾勒过。
随着宫音的余韵和银针的刺激,茶树吸收土气,叶片上的霉斑化作缕缕青烟,随风飘散,空气中的湿浊之气逐渐被清新的草木香取代。青萝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茶树经络中湿毒排出的"簌簌"声,如同春雨冲刷石阶般清脆。
其七·谷雨煎茶化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