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消散的动态图。
登上顶层,中央立着一座"肺寒气凝鼎",鼎身用青铜铸造,刻着"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八个古篆,鼎壁上布满霜花,如肺寒患者的胸壁。鼎中盛满淡紫色液体,漂浮着冰块(寒邪)与絮状物(痰饮),中央有一根竹制肺形管,模拟肺脏的宣发功能。
鼎旁站着一位身着绛紫色道袍的仙童,头戴霜华冠,冠上嵌着十二颗紫水晶(对应十二时辰);腰系金镶玉带,带上串着紫菀、木蝴蝶、款冬花等药物,每味药材都结着淡紫色霜花;手中握着一支"霜华杖",杖头雕刻着"王乔控鹤"图案,仙鹤口中衔着紫菀花,象征"肺气得肃,轻身延年"。
"霜降之候,气肃而凝,寒邪束肺,饮邪内停,如冰塞江河,肺气难宣。"仙童开口,声音如深秋的鹤唳,"紫菀味苦辛性温,入肺经能温肺化饮,下气止咳,如暖阳化冰;木蝴蝶味苦甘性凉,入肺经能清肺利咽,疏肝和胃,如秋风扫叶。二者相须为用,可奏'温肺不燥,肃降有度'之功。"
仙童挥动霜华杖,鼎中淡紫色液体开始旋转,冰块与絮状物形成螺旋状漩涡。他将紫菀与木蝴蝶投入鼎中,只见:
-紫菀如一团篝火,沉入鼎底,温辛之气化作紫色烟雾,缠绕住冰块,冰块逐渐缩小,如暖阳融化坚冰;
-木蝴蝶如一只紫燕,翔至液面,苦甘之气化作青色风刃,切割絮状物,絮状物随旋转排出鼎外,如秋风卷走落叶。
两股药力在鼎中形成紫青双色气旋,沿着竹制肺形管上下循环,最终在"肺门"处化作清澈的紫色液体,模型的"咳嗽痰多、胸膈痞闷"症状如夜雾遇晨钟,消散殆尽。
四、相须妙理·菀蝶和鸣
"紫菀与木蝴蝶,一温一凉,一降一宣,如琴瑟和谐,共奏肃降乐章。"仙童以霜华杖指点鼎中,投射出七情配伍全息图,"紫菀得木蝴蝶之凉,可防温燥伤阴,如深秋暖阳,温而不灼;木蝴蝶得紫菀之温,可增肃降之力,如霜天清风,凉而不寒。此乃《本草经集注》'相须为用,药力倍增'之典范。"
青梧触类旁通,从药篓中取来款冬花(润肺下气)、百部(止咳杀虫),请求仙童演示更多配伍可能。仙童应允,将款冬花投入鼎中肺脏区域,百部撒入气管模型,只见:
-紫菀的紫气与款冬花的白气交融,化作淡粉色云雾,如春日桃霞,润肺而不腻,模型的"燥咳少痰"如露润花;
-木蝴蝶的青气与百部的绿气缠绕,化作翠绿色溪流,如夏日竹林,清肺而不寒,模型的"虫积咳嗽"逐渐平息。
四药合煎的药液在鼎中沸腾,形成"温肺、润肺、清肺、杀虫"的立体疗法,恰似霜降时节的农事:先破冰(温肺),再施肥(润肺),后除草(清肺),环环相扣,顺应天时。
仙童又演示了单用药的弊端:单用紫菀如冬月燃烛,温肺却易助火,模型出现"咽痛目赤";单用木蝴蝶如秋江孤舟,清肺却难化饮,模型残留"痰涎清稀"。唯有相须为用,方能如"肺气得肃,饮化气行",恢复肺脏的清肃之性。
五、台畔悟真·五运玄机
午时时正,肺寒气凝鼎突然发出金钟之音,鼎身的青铜纹路泛起紫金色光芒,投射出今年的五运六气图:丁巳年,木运不及,客气厥阴风木,主气阳明燥金。青梧见状,拱手问道:"木运不及,肝虚金旺,为何反以紫菀温肺,而非直补肝木?"
仙童从鼎中取出一株紫菀,指着其根茎的疙瘩状结构说:"木运不及,金气乘之,肝虚则肺燥,此乃'金克木'之乘侮。然治肝之法,需'佐金平木'——温肺即所以制金,制金即所以护肝。紫菀入肺经,温化寒饮,实则疏肝之母,此乃《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的妙用。"
他取来柴胡(疏肝解郁)、紫菀(温肺化饮)、木蝴蝶(清肺利咽)同置鼎中,演示"佐金平木"之妙:
-柴胡的青气如春风拂柳,舒展肝气,模型的"胸胁胀痛"如雾散云开;
-紫菀的紫气似秋阳煦照,温肺化饮,模型的"咳嗽短气"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