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滑泄之性犹存,需防复脱。”说话间,一只丹顶鹤衔来半片赤石脂,落在酒碗中,赤石脂竟在酒液中如舟锚定,青蚨点头:“此乃‘涩肠固脱’之兆,石脂能涩大便,助关元固摄。”
七、预警先机·乌云翻涌兆新劫
正说话间,西方天际突然涌来铅灰色云团,云气中隐约有精脱持漏之形,每挥动一次漏勺,便有精丝与冰屑同时坠落。青蚨瞳孔骤缩,只见云团所过之处,刚固摄的精关再次泄漏,阳光竟化作冰针,正是“寒邪复盛,精关再开”的凶兆。他急忙取出《六元正纪大论》残卷,对照今年气运:“岁运少角,木气不及,水寒久涩,恐生‘精竭’‘液枯’之灾。”
老妇望着越来越近的云团,颤声问:“此乃何兆?”青蚨皱眉道:“西方属金,精脱为滑泄之余,今与燥金结为‘枯涩’,恐引发‘津液枯竭’‘虚劳’之灾。你等需速速迁往北方水泽,那里多熟地、阿胶,可滋阴补液。”话音未落,一片带着精丝的枯叶突然飘落在酒盏中,叶面上竟烙着“大寒”二字,每个笔画都缠着冰丝,正是“精枯液竭”的危象。
青蚨伸手触碰枯叶,指尖瞬间出现精窍状凹陷,却在触及“寒”字最后一捺时,凹陷处竟渗出津液。他若有所悟:“大寒节气本应‘寒气逆极’,今却精枯液涸,此乃‘阴阳俱衰’之变局,需以‘滋阴补精,温阳固涩’之法应对。”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银杏果核,果核上隐约有纹路显现,竟似一幅“大寒补精图”——图中熬炼着熟地与阿胶,正是“填补精血”的徵兆。
此时,银杏树根突然发出潺潺水声,青蚨俯身贴近树根,听见地下传来江河归海之声,那是五运六气的气场正在经历精津与寒邪的最后交融。他抬头望向西方,见精脱持漏之形逐渐与云团融合,化作“枯涩”二字,而北方天际的玄武之象虽显浑浊,却仍吐纳玄气,正与西方形成最后的对峙。
“精关得固,枯涩未除。”青蚨喃喃自语,将酒盏中的残酒泼向树根,“下一个节气,大寒将至,吾当往北海之滨采集珍珠,以应‘水生木,木固津’之理。你等切记:‘精津同源,不可偏废’,需时时顾护津液,莫待枯涩难返而后悔。”话音刚落,云团中突降一阵“津液雨”,打在银杏叶上叮咚作响,却在触及地面时,被新萌的熟地吸收,化作肥硕的块根——此乃“精津互生,寒涩化润”的奇异徵兆……
结语
此回书说的是小寒时节,青蚨以固涩精关之法解村民滑脱之厄,正合“寒盛阳衰”的医理。那西方而来的枯涩之气究竟会掀起何等波澜?且看下回分解。
赞诗
小寒寒盛精关滑,山茱萸煮涩津芽。
肉蔻补骨脂共暖,一片灵叶固天涯。
西方精脱持漏至,且看大寒怎养葩?
预告
下一回《大寒补精·寒气逆极补精血枯涩液竭致虚劳》,且看青蚨如何应对枯涩之患,在大寒节气中补精养血,化解虚劳之危。正是:大寒寒极精血枯,补精养血莫踟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