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今岁客运太商金,主运少徵火,火弱金强,金气无制,遂成此患。”
他望向石台上的狼牙棒,棒身刻着“肃杀”二字,字体竟与阿蜜后背的斑纹相同。此刻棒身正在震动,与远处的西风形成共振,源源不断地将金气注入潭中。
“欲破狼邪,需先断其气源。”赤鳞君取出“五行伏毒丹”,以红景天汁调和,“此丹含火土金三水之性,可平衡金气过亢。”
丹丸投入潭中,顿时发出轰鸣,青灰色潭水沸腾翻涌,浮出大量黑色絮状物。与此同时,洞口的霜网开始融化,化作清润的雾气,竟带着沙参、川贝的药香。
第三折辛开苦降·九宫药阵肃肺金
立秋正日,赤鳞君在金气崖布下“九宫药阵”。中央为红景天,属火土,主调和;乾位麻黄,坎位苦杏仁,艮位生姜,震位薄荷,巽位桑叶,离位黄芩,坤位瓜蒌,兑位川贝——分别对应肺经的八个方向,形成“辛开八风,苦降九州”的格局。
“肺为华盖,主行水液,今被狼邪阻塞,需从八方通之。”他向药灵童演示,“乾为天,麻黄开天门以宣表;坤为地,瓜蒌通地户以降浊;震为雷,薄荷动阳气以消郁;兑为泽,川贝化阴津以润燥。”
藏红花仙子手持药旗站在离位,忽然惊呼:“看潭水!”但见青灰色潭水已转为淡金色,水面浮现出肺脏的投影,纹理清晰可辨,宛如一面明镜。
赤鳞君取出皂角刺炭粉,撒入潭中:“皂角刺走血络,能破肺中瘀滞;炭性收敛,又防辛散太过。此乃‘开中有合,降中有升’之理。”
奇迹随之发生:潭水投影的肺叶间,隐约可见狼邪化作的黑狼身影,正被药阵的辛香气逼向中央。赤鳞君趁机捏诀,鳞片间的火土纹路全部亮起,化作巨大的药碾,将黑狼碾压成齑粉,散作清烟。
“狼邪已化,金气归正。”他长舒一口气,“所谓‘辛开苦降’,非独治肺,更在调其与诸脏的生克关系。金气过亢则克木,故需佐薄荷、桑叶疏肝;火弱不能克金,故以红景天补火生土,土旺则金有所承。”
此时,药阵中的药物纷纷焕发光彩:麻黄茎节间渗出露珠,苦杏仁表面泛起油润光泽,黄芩根须缠绕着金线——这是药性与金气调和的征兆。雪莲花仙姑拾起一片川贝,惊讶地发现其断面竟呈现出太极图状的纹理,一半晶莹(金气),一半温润(土气)。
第四折土金相生·肺经大道证圆通
立秋末候,昆仑山举行“肺金祭”。赤鳞君站在祭台上,展示新制的“辛开苦降散”,药粉呈黄白相间之色,闻之辛凉苦润,正是火土金三水调和的象征。药神大人踏云而来,手中托着《肺经图》,图中肺脏如华盖,布满辛开苦降的药纹。
“可知为何肺经用药需辛苦合用?”药神指尖拂过药粉,“辛入肺,能散能行;苦入心,能燥能降。辛苦合用,使心火下济肺金,肺金清肃下行,此乃‘火克金’的制化之道。”
赤鳞君叩首:“弟子以红景天配麻黄、黄芩,正是借火土之气,制金气之亢,同时补火生土,使土能生金。今狼邪虽去,然金气受损,需以甘温之品善后。”
药神点头,袖中飞出二十四节气牌,立秋牌与清明牌相撞,迸出辛香与苦凉虚影:“秋伤于湿,冬必咳嗽。今用辛开苦降,既治当下之燥痰,又防秋湿内伏。红景天得土气之厚,正可培土以防水湿。”
话音未落,节气牌突然旋转,立秋牌上浮现出“辛开苦降”四个古篆,随即融入赤鳞君的鳞片。他但觉体内火土之气与肺金之气共鸣,在膻中穴处凝成一枚白色气团,如秋云般轻盈,又似霜花般清肃。
“此乃‘土生金’的真机。”药神解释道,“脾土为肺金之母,土旺则金气自充。红景天健脾益气,正合‘虚则补其母’之理。今虽治肺,实则治脾,此乃‘治未病’的上工之术。”
祭典结束后,赤鳞君漫步药圃,见燥金区的药草已恢复生机,沙参的白花上凝结着露珠,川贝的鳞茎饱满润泽。他摘下一片红景天叶,放在口中轻嚼——初时辛烈(金气),继而苦凉(火气),最后回甘(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