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热也,热之中自有清凉意。”药仙现身于星芒中,手中托着座微型的“太和炉”,“你需将两珠投入炉中,炼就‘太和丹’,可解世间一切寒热错杂之症。”
怀灵依言而行,只见炉中升起青紫色的火焰,火焰中浮现出无数病痛的人影:有夏日贪凉腹痛者,有冬日阴虚火旺者,皆在地黄花与牛膝茎的环绕下渐渐舒展眉头。当丹成之时,炉中飞出七十二只青鸟,每只青鸟口中都衔着粒丹药,飞向天下七十二处暑热之地。
六、灵液凝珠滋肺腑清风解暑养精神
卯时,怀灵回到神农涧,见地髓珠已与火髓珠彻底融合,形成颗半紫半赤的“太极珠”。土地公捧着新制的“消暑汤”赶来,汤中除了地黄、牛膝,竟还加了火蝉蜕与苦菜汁:“此汤名曰‘凉热和解饮’,可平衡体内阴阳,正应小暑‘热在表,寒在里’之象。”
怀灵轻啜一口,只觉舌尖先凉后热,继而涌上股甘甜,正是水火既济的奇妙口感。她望向赤焰谷方向,只见那里已长出成片的地黄,茎秆顶端开着半紫半赤的花,正是她的灵根与火龙之气调和的结晶。
小暑已至,神农涧的柳树上响起此起彼伏的蝉鸣,却不再有金属的颤音,转而变得清越悠扬,如同弹奏着一曲《清热调》。怀灵轻抚太极珠,感受着其中流动的太和之气,知道小暑节气教会她的,是在极端环境中寻找平衡的智慧——正如地黄的块茎,在暑热中深入凉土,方能汲取那一丝清凉,化作济世的良药。
溪边,新生的地黄苗顶着小暑露破土而出,每株苗上都凝结着两颗露珠,一颗晶莹如冰,一颗赤红似火,恍若小暑节气的化身,在这酷热的时节,为怀庆府的百姓们,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清凉与安宁。而怀灵,将带着这颗历经水火淬炼的灵根,继续在二十四节气的轮转中,书写属于怀地黄的传奇,用太和之气,调和人间的每一分寒热,每一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