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黄芪多糖等活性成分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黏膜血液循环,有利于损伤胃黏膜的修复。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山药中的多糖、蛋白质等成分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蠕动。
-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及胶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糜烂、溃疡面的愈合。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其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排除肠内积气,缓解胃脘胀满疼痛。
-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砂仁挥发油可增强胃肠动力,调节胃肠功能,与木香相伍,增强行气止痛、健脾和胃之功。
配伍技巧
整个方剂以四君子汤为核心,着重补益脾胃之气,这是针对脾胃虚弱的根本病机。加入黄芪、山药,增强补气健脾之力,且山药兼具养阴之功,使补气而不助火,养阴而不碍胃。白及的运用,巧妙地契合了西医对胃黏膜保护的理念,直接作用于受损的胃黏膜。木香、砂仁则是从调理气机的角度出发,使补而不滞,恢复脾胃升降有序的功能。
四、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
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加,导致根除率有所下降。而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如黄连、黄芩等(虽本案未用,但在其他相关方剂中常见),具有一定的抗幽门螺旋杆菌作用,且与西药联合使用时,可减少细菌的耐药性,提高整体的根除率。同时,中药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自身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抵抗力,这是单纯西药治疗所不具备的。
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西药主要侧重于抗菌和抑制胃酸,但对于老陈这样长期受病痛折磨,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的患者来说,改善并不全面。中药通过整体调理,不仅能缓解胃脘疼痛、胀满等局部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如补气养血、健脾和胃等,让老陈的精神状态和体力都得到明显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他的生活质量。
减少西药不良反应
四联疗法中的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等,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口苦、口腔异味等问题。中药可以通过健脾和胃、理气降逆等作用,减轻这些不良反应。比如方剂中的白术、茯苓等健脾祛湿之品,能调节胃肠道功能,减少腹泻等情况的发生;木香、砂仁等理气药物,可缓解因药物引起的胃脘不适。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老陈的胃痛、胃胀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胃镜显示胃黏膜糜烂愈合,尿素呼气试验转为阴性。他又重新找回了活力满满的生活,对中西医结合的神奇疗效赞不绝口。这个病例也充分展现了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显着优势,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三、互动交流,智慧碰撞
讲座进行到一半,白骄阳特意留出了一段时间进行互动交流。他微笑着说:“同学们,现在大家可以把心中的疑问、想法都说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问道:“白教授,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难治性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除了调整抗生素方案,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白骄阳赞许地点点头:“这是一个很有临床实际意义的问题。对于难治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除了合理调整抗生素,我们还可以关注患者的依从性,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按时服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另外,也可以考虑补充一些益生菌,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同时还能减轻抗生素使用带来的一些不良反应。”
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提问:“白教授,对于中医在胃病治疗方面的优势,您能给我们讲讲吗?”白骄阳笑着说:“中西医结合是我们学院的特色,中医在胃病治疗方面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中药的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