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924章 刘进京欲言又止东洪县迎头直追

第924章 刘进京欲言又止东洪县迎头直追(3 / 6)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觉醒:你管死灵法师叫骑士?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出山后,我的身份瞒不住了 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王爷不育?可我的孕肚藏不住了 谁说没灵根不能修仙的? 小道士陈不欺 踏天无恒

p>我从县委招待所来到会场后,与大家打了招呼,临上车之前,还是将县委和政府的班子同志召集过来。

我看了看手表,距离7点钟还有十分钟,在小花坛边,神情严肃地交代道:“这次是东洪县第一次党政领导干部大规模外出考察。

大家既要学本领,也要守纪律啊。

整个考察过程中,既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学习,也要注意群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咱们去的时候是160个人,回来之后可不能少一个人!”

我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大家纷纷点头回应。

随后,六辆中巴汽车便朝着平安县驶去,引擎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车队一路都打着双闪灯,浩浩荡荡,路过的群众不时侧目张望。

由于第一站不是县城,而是就近来到平安县安平乡。

进入熟悉的安平乡,一草一木熟悉的场景进入脑海,映在了心头,几年的时间,安平乡的变化太大了,以前街道上多少红砖瓦房,现在偶尔也嫩感到几栋二层小楼,之前栽种的行道树,如今已经郁郁葱葱,如同仪仗队的卫兵一样,欢迎八方来客,高粱红酒的标语和口号随处可见。

曹伟兵坐在我的后边,扒着座椅念道:“一粒红粱承华夏,百载窖藏铸酒魂!

饮尽天地豪情,唯我高粱红酒”

、“九蒸九酿承天工,高粱红里酿春秋”

、“省政府接待用酒,高粱红五年陈”

、“走亲访友、高粱红酒”

,念完这些标语之后,曹伟兵道:“哎呀,朝阳县长啊,你们这个高粱红酒厂的头头,是省委宣传部下来的吧!”

我笑着说道:“省委宣传部倒不是,这些都是东投集团的杰作啊,你们看嘛,下面落款,平安县委县政府、东投集团宣!”

曹伟兵道:“不一般啊,咱们都是什么口号,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还有备战备荒为人民啊。

有差距,有差距啊!”

到了酒厂之后,大门口上挂着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县委书记郑红旗、县长孙友福,以及晓阳、文静和安平乡党政领导班子,早已在高粱红酒厂门口不远处静静等候。

看到大家之后,我马上下意识的摸了摸领带。

片刻之后,我们的车队缓缓驶入。

我急忙下车,朝着红旗书记、友福县长和马军主任走去。

看着他们热情迎接的样子,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绵延的大巴车车队颇为壮观,在相互寒暄时,心中甚至多了一份荣归故里小小的虚荣。

高粱红酒厂新厂二期工程已然竣工。

曾经那个只有十几间老房子的家庭小酒厂,如今已华丽蜕变,拥有自动化管理生产线,成为现代化酒厂。

虽然整体厂房规模还无法与曹河酒厂相提并论,但已经成了气候。

众人下车后,在前面广场的展板前缓缓聚集。

高粱红酒厂的厂长高春梅手持话筒,面带微笑,声音洪亮地介绍道:“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咱们东洪县的党政领导考察团到高粱红酒厂指导工作!

酒厂始于清道光年间,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

1949年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集体企业,现为平安县县属企业,正科级单位。

现有职工460人,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高粱红酒厂还是全省统战示范先进单位。

由于流居海外的孙家义先生无偿支援酒厂建设,为酒厂的跨越展提供了关键支持。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酒厂效益再创新高,但其产值已过1500万元,创造利润过400万,并且每年以17的利润率在稳步增长。

我们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产销分离的体系,由东投集团负责销售……。”

高春梅的介绍让众人兴致高昂,大家纷纷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展板上的内容,眼神中满是好奇与赞叹。

红旗书记凑到我耳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玄学大佬三岁半,顶流渣爹靠边站 我真的只是来打酱油的 重生八零:一脚踹飞恶婆婆 都市帝王轩 重生蚊子,肆虐小日子! 重生2001:高贵岳母做我秘书 赶海:开局觉醒渔具宝库,海洋变我渔场 首富大小姐是农村来的 CNC苍蓝暮光 重生都市之修真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