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陈峰,我们怎么不走村口那边?”
叶悠悠望着窗外掠过的景物,有些疑惑地看向丈夫。
今天的接亲顺序她是清楚的,先去王家村接凤英,再去石坪村接慧芳。
可眼下车子正朝着村尾的方向开,虽说这条路也能通往王家村,却比走村口要多绕一大圈。
“因为村口那条路,要留着等咱们接完亲回来的时候走啊。”
陈峰笑着解释。
“‘忌走回头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婚嫁习俗,讲究的是婚姻能一路向前,永结同心,不回头。”
早在前两天,他就和小、堂弟们一起规划好了来回的路线,特意避开重复的路段。
“原来如此!”
叶悠悠恍然大悟,随即又好奇地问,“陈峰,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记得我当初嫁给你的时候,好像没这么多讲究啊?”
“这习俗一直都有的。”
陈峰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满是柔情,
“当初去接你那天,我们也是先从村尾走的,到了你们村之后,又特意从王大爷家那边绕了路。
只不过那时候条件有限,就几台自行车,大部分人还是走路,
随便从哪绕一下都能避开回头路,不那么显眼,你大概就没留意到。”
“我记起来了!”
叶悠悠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当初我妈确实跟我叮嘱过几句,说结婚当天路不能走重了。
可那时候满心都是你要来娶我,整个人像泡在蜜罐里,哪还有心思记这些细节。”
她望着丈夫,眼底漾着温柔的笑意,恍惚间,当年婚礼的场景仿佛就在昨日,那份甜蜜与幸福,和此刻一般无二。
真好,他还是那个满眼满心都是她的人。
……
王家村,王凤英家的庭院里早已是人声鼎沸。
亲朋好友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嗑着瓜子,聊着家常,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喜庆气息。
门口处,王凤英穿着一身崭新的红色衣裳,衬得她本就白皙的脸颊愈红润。
她时不时踮起脚尖,朝着村口的方向张望着,眼里的期待藏都藏不住。
“凤英,这才七点多一点呢,你的新郎官,估计还得一会儿才到。”
一个婶子凑过来,捂着嘴打趣道。
“对对,凤英妹子别急呀。”
旁边有人接话,“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心急吃不了……吃不了豆腐!”
“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嗨,差不多意思嘛,反正都是豆腐!”
“咯咯咯,姐姐,海哥哥等下就来接你啦,别急……”
众人一阵哄笑,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着,把王凤英说得脸颊通红。
“舅妈,英姐……我才不急呢,我就是出来吹吹风,门口凉快。”
王凤英跺了跺脚,声音细若蚊吟,一副欲盖弥彰的模样。
“哦?是吗?”
开头说话的那位嫂子,也就是王凤英的舅妈,笑眯眯地走到门口,故意伸手感受了一下,
“哎,还真别说,这门口的风确实凉飕飕的,”
她一本正经地扇了扇手。
果然!
丝动了!
“噗嗤……哈哈哈!”
众人一个没忍住,差点没笑岔气。
王凤英的脸颊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要不是实在想第一时间看到接亲的队伍,又恰逢大家转而聊起了她的心上人,她早就跑回屋里躲着了。
哼,不然她就干脆跑到门外去等!
大不了竖起耳朵听!
“凤英妈,你家凤英可真是找了个好对象啊,听说昨晚还是坐小轿车回来的?”
一个邻里大妈凑到王凤英母亲身边,语气里满是羡慕。
“那可不!”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人家每次来,的烟都是阿诗玛,听说在厂里还是个官呢!
“还给孩子们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