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代表‘水流轨迹’,两者结合才能激活完整的水源导航系统。”
他看着共生稻的荧光轨迹,眼中闪烁着泪光,“没想到跨越三亿年,不同星球的生态符号依然能互相识别。”
沈砚秋的勘探舱终于抵达水源坐标,钻头穿透最后一层岩层的瞬间,清澈的地下水喷涌而出,在探照灯下泛着淡蓝色的光泽。
他将水文传感器放入水中,屏幕上的符号图谱突然完整——水流穿过岩层的瞬间,那些淡绿色晶体全部亮起,在岩壁上投射出流动的水纹,与共生稻的荧光轨迹完美同步。
“水源符号被激活了!”
他看着岩壁上流动的水纹,突然明白其中的原理,“这些晶体是天然的能量转换器,水流通过时会激符号的能量场,而共生稻能接收这种能量信号,相当于天然的水源探测器!”
他将水流样本封装好,“有了这个现,灌溉系统的能量浪费至少能降低9o!”
实验室的时钟指向凌晨三点,楚汐依然跪在培养舱前,用高倍显微镜记录稻穗荧光的变化规律。
连续三十六个小时的观测让她眼下布满青黑,指尖因长时间操作仪器而微微颤抖,但当她看到稻穗纹路随地下水源流动同步变化时,疲惫瞬间被兴奋取代。
培养舱的稻穗突然朝着实验室门口倾斜,楚汐疑惑地抬头,现沈砚秋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手里端着一个保温盒。
他没有打扰她,只是将保温盒轻轻放在操作台角落,又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密封标本盒,放在保温盒旁,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
凌晨五点,当楚汐终于完成数据记录时,才现操作台角落的保温盒。
打开的瞬间,温热的水汽扑面而来,里面是精心熬制的营养粥,还贴心地配了小菜。
她捧着温热的粥碗,目光落在旁边的标本盒上——盒子里装着几片烘干的共生稻穗,谷粒饱满,在灯光下泛着自然的光泽。
楚汐好奇地打开标本盒,现底层藏着一张折叠的拓片。
展开的瞬间,她的呼吸骤然停滞——那是沈砚秋拓印的火星水文符号,淡绿色的纹路在宣纸上流动,背面用清秀的字迹写着一行小字:“谷粒需要水,就像我需要看你专注的样子。”
她的指尖轻轻抚过字迹,仿佛能感受到他书写时的温度。
实验室的培养舱突然出轻响,共生稻的荧光轨迹在舱底重组,形成与拓片相同的符号,只是在符号中心多了一颗闪烁的光点,像跳动的心脏。
“原来你们早就串通好了。”
楚汐轻笑出声,眼角却有些湿润。
她将拓片小心地夹在实验记录本里,抬头时现窗外的天色已经泛白,火星的朝阳透过防护罩,在培养舱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稻穗在光线下轻轻摇曳,像在为她加油。
清晨的团队会议上,沈砚秋展示着地下水源的三维模型,岩壁符号在模型上闪烁,像镶嵌的绿色宝石。
他指着符号间的能量流动轨迹:“这些水文符号不仅是导航图,更是天然的节水装置。
符号的螺旋结构能聚集水分子,减少蒸损耗,这就是三亿年前火星文明的节水智慧。”
星环老者补充道:“星环的‘水之契约’符号与之同源,只是我们更注重能量的共享。”
他调出星环的水利系统图,“将火星符号的聚水功能与星环符号的能量共享结合,就能创造完美的节水灌溉系统——用最少的能量,灌溉最多的作物。”
楚汐展示着共生稻的监测数据:“经过三天的符号导航灌溉,共生稻的产量提升了27,而能量消耗降低了63。”
她指着屏幕上的对比图,“最神奇的是,稻穗的荧光强度会随水源深度变化,成为天然的水位报警器,再也不用担心过度灌溉或水源枯竭。”
周舟的翻译器突然捕捉到新的生物信号,这次不仅有共生稻的波动,还夹杂着地下水源的能量频率:“翻译器解析出更完整的信息!
火星水文符号说‘水是生命的契约’,星环的‘水之契约’回应‘共享是契约的灵魂’,而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