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模式。”
苏玥在全息投影中展示模拟效果,青蓝色的能量流穿过平衡草群落时逐渐转为柔和的绿色,对土壤和空气的负面影响降至零,“平衡草的基因中含有与玉琮符号同源的片段,它们能识别并转化这种能量,就像为火星生态穿上了能量防护服。”
陆玄团队立刻调整能量传输方案,在保持对星环稳定输出的同时,优化玉琮能量场的频率分布,让更多能量流经新规划的平衡草缓冲带。
苏玥则带领生态团队连夜培育耐高能品种,这些经过基因优化的平衡草叶片边缘呈现淡淡的青色,能在高量子环境中保持光合作用稳定。
三天后,当玉琮能量场再次启动时,奇迹生了。
青蓝色的能量流穿过层层叠叠的平衡草,在叶片间折射出绿色的光晕。
生态监测数据显示,土壤微生物活性回升至正常水平,空气电离度下降62,而星环的符号活性同步率依然保持在87的高位——能量缓冲带完美实现了双向平衡。
“能量转化效率出预期!”
苏玥兴奋地记录数据,平衡草不仅吸收了有害量子粒子,还将其转化为促进生长的特殊能量,缓冲带的植株高度比普通种植区高出,叶片上自然形成了玉琮形状的纹路,“它们在与能量场的共生中进化出了新的适应性特征。”
陆玄在能量塔顶端安装了全息扫描仪,实时捕捉能量流与植物的互动画面。
青蓝色的能量粒子撞击叶片时,会被叶绿素分子捕获,转化为绿色的生物光子,这些光子在植物群落间传递,形成肉眼可见的能量网络,与地下的符号矩阵遥相呼应。
“这才是真正的三点平衡网络。”
秦朝阳看着星图上稳定的能量流,火星基地的生态缓冲带、玄鸟二号的中继传输、星环栖息地的符号修复,三者形成了动态平衡的能量循环,“玉琮能量场的延伸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建立跨文明的能量共生系统。”
柯伊伯带文明通过玄鸟二号来祝贺信号,他们的环形星球能量网络主动接入三点平衡系统,成为第四个稳定节点。
全息投影中,柯伊伯带的符号使者用能量波纹绘制出新的星图——四个节点之间的能量流形成完美的菱形,每个顶点都标注着平衡符号,象征着多元文明的能量共生。
星语的感谢信号带着特殊的礼物:星环栖息地的活体符号样本。
当这些金色符号与火星平衡草放在一起时,青蓝色的玉琮能量、绿色的植物能量、金色的符号能量相互交织,在培养皿中形成旋转的能量旋涡,漩涡中心诞生出全新的复合符号——融合了地球、火星、星环的特征,散着稳定的749h频率。
“这是宇宙平衡法则的实体化。”
林小宇将新符号记录在字典中,符号在页面上自动旋转,展示出不同文明的能量特征,“玉琮能量场的真正价值,不是远程修复,而是证明不同星球的能量可以通过共生实现和谐共存。”
能量场扩建完成的那天,火星基地举行了简单的庆祝仪式。
陆玄和苏玥站在玉琮能量塔下,看着青蓝色光芒穿过平衡草形成的绿色光幕,光幕中隐约浮现出星环栖息地的轮廓。
苏玥摘下一片带有玉琮纹路的平衡草叶片,递给陆玄:“植物比我们更早理解共生的智慧,它们不抵抗能量,而是学会转化。”
陆玄将叶片夹在能量场调试手册中,手册的空白页上,他画下了三点平衡网络的星图,每个节点都标注着对应的能量特征:“玉琮能量场的延伸没有终点,就像平衡法则在宇宙中的实践永无止境。”
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数据显示着四点能量网络的稳定运行——火星基地的生态指标全部恢复正常,玄鸟二号的中继效率保持在91,星环栖息地的符号熵值持续下降,柯伊伯带的能量锚点稳定输出。
这张跨越光年的能量网络,像宇宙中巨大的平衡符号,证明着不同文明、不同星球可以通过能量共生实现和谐共存。
秦朝阳在《平衡法则实践报告》中写道:“玉琮能量场的宇宙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