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1979年深秋,一封字迹清秀的信件被郑重地摆在乾峃昇的办公桌上。
信中,一位署名沈星河的年轻人自述:“我能在梦境中自由穿梭,改写梦的剧情,甚至从中窥见现实里尚未生之事。”
信件末尾还附上了几张手绘的梦境场景图,其中一幅描绘的竟是749局基地的内部结构——而这在当时属于绝密信息。
乾峃昇的手指微微收紧,立即召集核心成员:“此人必须尽快带到局里,这或许是个足以颠覆认知的案例。”
三天后,沈星河踏入749局实验室。
这个身着灰色中山装的年轻人面容清秀,眼神中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
“从我记事起,梦境就像一本可以随意翻阅、修改的书。”
他坐在特制的睡眠监测舱前,任由苏晴将电极片贴在头皮上,“有时,我能在梦里看到第二天彩票的号码;有时,能听见陌生人的秘密。”
监测设备启动的瞬间,周启铭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脑电波显示屏上。
当沈星河进入re(快眼动)睡眠阶段时,仪器突然出尖锐的警报——他的γ波频率飙升至9oh,远常人睡眠时的3o-5oh。
“这不可能!”
周启铭压低声音,“这种高频脑电活动,通常只出现在深度冥想或极度兴奋的清醒状态!”
此时,沈星河的眼球在眼皮下方快转动,口中喃喃自语。
李砚秋凑近录音设备,捕捉到断断续续的字句:“红砖墙铁栅栏还有个戴眼镜的男人在烧文件。”
陈默立刻调取基地监控,现三小时前,确实有工作人员在资料室销毁过期文件,场景与沈星河的描述高度吻合。
为了验证其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严格的实验。
他们让沈星河提前写下三个想要在梦中探索的问题,分别是:“明天食堂的菜单”
“周启铭正在研的仪器名称”
“陈默藏在抽屉里的物品”
。
当晚,沈星河进入睡眠舱,监测数据显示,他的大脑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分层结构”
——不同脑区交替活跃,仿佛在进行多线程任务处理。
次日清晨,沈星河醒来后,从容不迫地写下答案:“红烧肉、酸辣土豆丝、紫菜蛋汤;‘量子共振增幅器’;一枚刻着‘平安’的银锁。”
食堂的菜单与他描述一致;周启铭震惊地现,仪器的命名方案尚未公开;而陈默颤抖着打开抽屉,那枚承载着童年记忆的银锁,确实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
“这已经出了正常梦境的范畴。”
林昭远在研讨会上神色凝重,“普通梦境是大脑对记忆的随机重组,而他的梦境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和现实关联性。”
玄真子轻抚桃木剑,铜铃出细碎的声响:“《道藏》记载,上古修士可‘神游太虚,洞察天机’,此子的能力,或许与‘梦修之术’同源。”
然而,随着研究深入,更多谜团接踵而至。
在一次实验中,沈星河试图在梦中寻找一位失踪儿童的下落。
他的脑电波剧烈波动,监测屏上的曲线如同狂舞的火焰。
“我看到了潮湿的地下室,墙上有剥落的蓝色墙纸,孩子在哭”
他在半梦半醒间描述着。
但当警方根据线索展开搜查时,却一无所获。
直到半个月后,另一起案件的侦破才意外牵扯出这个地点——那时,孩子早已转移。
“梦境中的信息似乎存在时间延迟和不确定性。”
苏晴分析着实验数据,“而且,我们现他在操控梦境时,血清素和多巴胺水平会出现异常峰值,这可能是维持梦境稳定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探究原理,周启铭改造了实验设备,将经颅磁刺激技术与梦境监测结合,试图干扰沈星河的梦境操控。
但实验结果出人意料。
当磁场强度达到5特斯拉时,沈星河的梦境不仅没有被扰乱,反而展现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