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结束,朝臣和北月国兄妹退出隆福殿
姜氏跟着也要往外退时,小公主小皇帝又从上首座位跑下来,抱住她,不让她走。
萧迟顺势留她,“小公主小皇帝把你当成母后了,不舍得你走,你且留在宫里陪陪他们。”
姜氏蹲下去,抚摸两个孩子的脸,眼里露出恰到好处的疼爱,“小皇帝小公主虽贵为天子和金枝玉叶,却也是我的外甥外甥女,我是他们的姨母,自是愿意留下来陪陪他们。”
大长公主看了这边一眼,破天荒没说什么,转身往外走。
展览《母亲的诗篇?回声》闭幕后,春棠和李然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封未被收录的信。信封上没有署名,只写着:“请交给春棠。”字迹纤细而坚定,像是母亲们年轻时写日记的那种笔触。
春棠拆开信封,信纸泛黄,边缘有些破损,仿佛经历过漫长的岁月。
>“亲爱的春棠,
>你一定不知道我是谁。但我知道你,也知道你和李然在做的事。
>我的母亲,已经走了很多年。她走得很安静,像一朵落进深秋的海棠花。
>她生前从未提起她的过去,也从未留下任何诗稿、画作、信件。我原以为,她只是个平凡的妇人。
>可直到她走后,我在她的衣柜最深处,发现了一本旧日记。
>那是她少女时代的日记,里面写满了她对一个人的思念,对一座城市的幻想,对一场未竟的舞会的期待。
>她年轻时曾梦想成为舞者,却因家庭变故,早早嫁人,从此再未踏进舞房。
>她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写道:‘如果有一天,有人读到我的文字,请替我跳一支舞。’
>所以,我把这本日记寄给你们。如果你们愿意,就替她跳一支舞吧。
>她的名字,叫林素。”
春棠读完,眼眶湿润。她轻轻合上信纸,抬头看向李然:“我们得为她跳一支舞。”
李然点头,眼中闪着光:“是的,我们必须。”
她们决定在下一场“母亲的声音”朗读会上,加入一个特别环节??“母亲的舞”。
她们开始筹备这支舞。李然请来了专业的舞蹈编导,春棠则负责从林素的日记中提取灵感,编写舞蹈剧本。
林素的日记中,有一段特别动人:
>“那年春天,海棠花开得特别早。我穿着母亲缝的舞裙,在河边跳舞。河水清澈,倒映着我的影子,像是另一个我。
>我记得他说,等我跳完这支舞,他就带我去看雪。
>可后来,他去了北方,我留在了南方。
>再后来,我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