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设计一套分级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身份和用途选择不同的浏览权限。”
张明远看着儿子,眼中带着欣慰:“看来你是真的打算长期参与这项工作了。”
春生点头:“以前我只是觉得写书有趣,现在才明白,记录历史、保存记忆,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
春棠看着他,心中涌起一阵柔软。她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这条路并不平坦,但她从未后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春棠姐!”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是镇上的老邻居王阿婆,“外面来了个奇怪的人,说是要找你。”
春棠微微皱眉,放下茶杯,快步走到门口。
一个身穿黑色大衣的男人站在台阶前,神色凝重。他手里拎着一个老旧的皮箱,神情疲惫却坚定。
“春棠女士?”男人开口,声音沙哑,“我是从北边来的,受人之托,送一样东西给你。”
春棠打量着他,警惕地问:“谁让你来的?”
男人没有回答,而是打开皮箱,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郑重地递给她。
“这是……”春棠翻开封面,心跳猛然加快。
本子的扉页上写着一行熟悉的字迹:
>“谨以此册,献给那些愿意记住过去的人。”
她抬头看向男人:“这本书是谁的?”
男人低声说道:“是我父亲临终前托付给我的。他说,这本书里记载的内容,只有你能看懂。”
春棠的手指微微颤抖。她迅速翻阅了几页,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这本书……是从哪里来的?”她追问。
男人摇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在我家阁楼里藏了几十年。我父亲去世前只留下一句话:‘若有一天《青石之下》的作者还在,就把这本书交给她。’”
春棠深吸一口气,合上笔记本,眼神复杂。
“谢谢你。”她郑重地对男人说,“请你留下来休息几天,我还有些问题想问。”
男人点点头,似乎早已预料到她的反应。
当天晚上,春棠一家三口围坐在天井边的小桌旁,桌上摆着那本神秘的笔记本。
“这本书……”春棠缓缓开口,“看起来像是当年某位知情人的日记。”
张明远仔细翻阅:“里面提到的一些名字和事件,和我们在整理《青石之下》时查到的部分线索吻合。但有些内容,是我们之前从未听说过的。”
春生指着一页写道:“这里提到了一场发生在五十年前的秘密会议,地点就在青石镇附近的一个废弃庙宇。会议参与者包括几位地方官员和一位来自京城的历史学者。”
春棠皱眉:“如果这是真的,那意味着我们现在掌握的历史版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