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指导的老师微笑着回答:“当然可以!只要你愿意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当天下午,基地还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竹编、剪纸、陶艺……每一项技艺都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他们围坐在工匠师傅周围,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时不时发出惊叹声。
“原来做一个小小的竹篮也需要这么多工序!”阿强惊讶地说道。他尝试着用细长的竹条编织图案,虽然一开始总是失败,但在师傅的帮助下,最终完成了一件属于自己的作品。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基地。临行前,阿强拉着张明远的手,认真地说:“张老师,谢谢您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我希望以后还能再来!”
张明远摸了摸他的头,温和地笑道:“只要你们愿意,随时欢迎回来。”
###第六十七章:未竟之路
时间飞逝,转眼又是一年春夏交替。随着“文化传承基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故土计划”中来。然而,张明远深知,这条路仍然充满挑战。
某天傍晚,他独自坐在基地的湖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陷入沉思。若兮老师的话再一次浮现在耳边:“文化就像一棵树,需要时间去浇灌,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可是,仅仅依靠现有的力量远远不够。”张明远喃喃自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铃声突然响起。他接通电话,里面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张老师,我是李教授。最近我在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可能性,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合作?”
李教授是某知名大学的文化传播学专家,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故土计划”的发展。张明远听闻此言,顿时眼前一亮。“当然有兴趣!具体可以怎么合作呢?”
李教授详细介绍了他的设想: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打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在家中戴上设备,便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宫殿、园林等场景,甚至与虚拟人物互动,学习各种知识。
“听起来非常棒!”张明远激动地说,“这不仅能够解决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还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实施?”
李教授笑了笑,“我已经准备好了初步方案,只需要你的团队配合进行测试和优化。怎么样,有信心完成这项任务吗?”
“绝对有信心!”张明远毫不犹豫地回答。
挂断电话后,张明远立即召集核心成员开会,将这一新计划告知大家。众人听后纷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支持。
“张老师,我建议我们可以先从几个经典案例入手,比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或者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苏瑶提议道。
“没错,同时我们也可以邀请一些高校的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新鲜的视角。”赵青补充道。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最终确定了初步实施方案,并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张明远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