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
临行前,他在棠荫堂举办了一场告别仪式。学生们纷纷赶来送行,场面温馨感人。小雨特意画了一幅新的梅花图送给张明远,上面题写着四个字:“春风化雨”。张明远接过画作,眼眶微红,低声说道:“谢谢你,小雨。这幅画我会一直珍藏。”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张明远透过舷窗俯瞰大地,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无论身在何处,他的心始终牵挂着这片土地,以及那些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们。
---
###第四十七章:异国讲坛
在国外大学的课堂上,张明远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向外国学生讲述中华文化的精髓。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生动的例子阐释了中国哲学、文学和艺术的独特魅力。他还特别强调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尊重并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
一次讲座结束后,一位名叫艾米丽的学生走到张明远面前,好奇地问道:“张教授,我听说‘春水计划’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文化传播项目。请问,是什么让您始终坚持这项事业?”
张明远微微一笑,回答道:“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了解自己的根源。而当我们懂得珍惜自己的文化时,也会更加包容和理解其他文化。”
艾米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后又问:“那么,您觉得个人可以为文化传承做些什么呢?”
张明远沉吟片刻,说道:“首先,你要热爱它;其次,你要分享它。哪怕只是告诉身边的朋友一些有趣的故事,也是一种传承。”
艾米丽感激地鞠了一躬,转身离去。张明远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涌起一阵暖意。他明白,正是这些渴望知识的年轻人,让文化的火焰得以生生不息。
---
###第四十八章:归途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张明远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也收获了许多珍贵的友谊。在回国的航班上,他翻开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这一年来的感悟和发现。
回到家后,他第一时间去了棠荫堂的老梅树下。秋风拂过,落叶纷飞,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他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片土地带给他的安宁与力量。
“若兮老师,”他轻声说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因为它让我看到了无数年轻的生命,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绽放出的光芒。”
此刻,夕阳的余晖洒满庭院,映照在张明远的脸上。他的神情平静而满足,仿佛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
###第四十三章:故土情深
张明远回到棠荫堂后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每天清晨,他都会沿着庭院的小径散步,看着阳光洒在老梅树上,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那个春日的午后。他常常想起林若兮老师,那位引导他走上文化传承之路的启蒙者。如今,“春水计划”已经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但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初林老师的教诲和鼓励。
这一天,一封来自故乡小镇的信件打破了棠荫堂的宁静。写信的是张明远儿时的好友李青山,他如今已是镇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