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项目做准备。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张明远亲自挑选了几位优秀的教师前往国外进行短期授课,同时录制了一系列视频课程供学生们在线学习。
---
###第三十九章:薪火再燃
转眼间,夏天到了。棠荫堂外的大槐树已经枝繁叶茂,蝉鸣声此起彼伏。一天傍晚,张明远收到了一封来自偏远山区的信件。
写信的人是几年前参加过“春水计划”活动的一名学生。她在信中说道:“老师,谢谢您当年给我们带来的那堂课。正是因为那次经历,我选择了报考师范大学,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我希望将来也能像您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
读完信件,张明远的眼眶湿润了。他意识到,“春水计划”不仅仅是在传播知识,更是在点燃一颗颗年轻的心灵。而这些被点燃的心灵,又会继续将这份热爱传递下去。
第二天清晨,张明远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开会。会上,他宣布了一项重要的决定??成立“春水青年讲师团”。这个讲师团将由曾经参与过“春水计划”活动的年轻人组成,他们将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未来的各类活动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染更多同龄人。
“我们不能永远依赖老一辈的力量,”张明远说道,“只有让年轻人站出来,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会议结束后,苏瑶找到张明远,有些担忧地问:“老师,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毕竟这些年轻人经验不足……”
张明远拍了拍她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苏瑶啊,你要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给予他们机会。而且,谁不是从零开始呢?”
随后,团队迅速展开了对青年讲师们的培训工作。从演讲技巧到课堂管理,再到具体的教学内容,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短短几个月时间,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讲师团便初具规模。
---
###第四十章:风雨同行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破了平静。
某天,网络上出现了一篇质疑“春水计划”的文章。作者声称该计划不过是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实际目的是为了盈利。文章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大量讨论,甚至有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指责团队的行为。
看到这些评论,苏瑶气愤不已,直接找到张明远质问:“老师,我们明明是在做公益,为什么还会有人这样误解我们?”
张明远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苏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做好面对质疑的准备。与其抱怨,不如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初心。”
于是,团队决定公开回应此事。他们在官网上发表了一份详细的声明,详细说明了“春水计划”的资金来源、运作模式以及历年来的成果。与此同时,还邀请了几位知名学者和媒体记者实地考察,以消除公众的疑虑。
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场风波逐渐平息。虽然仍有一些负面声音存在,但更多的却是支持和鼓励。许多网友留言表示:“原来‘春水计划’真的做了这么多事,真是令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