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登基大典,新帝按流程,在承天殿着龙袍皇冠,乘车前往天坛祭天。
祭完天,回宫前往太庙祭祖。
之后再回到承天殿,接受百官朝拜行礼。
百官行完礼,新帝颁布即位诏书,接受玉玺。
大典结束,新帝宴请百官。
数日后,新帝再次颁布诏书,封先帝为太上皇。
并把太上皇身边的妃嫔,一一册封,全部挪去黎清宫陪太上皇颐养天年。
太上皇被迫退位那日早晨,新帝去见了太上皇,太上皇叮嘱新帝不可信任萧迟,不可立姜心棠为后,不可立姜......
###第十八章:春风化雨
岁月如梭,林若兮虽然已经离开人世多年,但她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棠荫堂在张明远等人的努力下,不仅保留了原有的传统韵味,还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元素,成为一座融合古今的文化殿堂。
这一年,“春色满棠”文化节迎来了第十个年头。活动规模比以往更加盛大,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张明远站在舞台中央,面对台下数千名观众,深情地说道:“十年前,我们在这里种下了一颗文化的种子;十年后,这颗种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庇护着无数人的心灵。”
他的话语引发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此时,阳光透过云层洒满庭院,那株老梅树依然傲然挺立,枝头繁花似锦,仿佛诉说着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
###第十九章:薪火再燃
随着“春色满棠”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他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投身其中,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和传播这些瑰宝。
张明远意识到,仅靠少数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于是,他决定成立一个名为“文化传承联盟”的组织,吸纳各行各业对文化感兴趣的人士加入。从教师到设计师,从程序员到艺术家,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专长为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应该贴近我们的生活。”张明远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强调,“比如,我们可以把古诗词改编成现代歌词,或者将传统工艺应用到日常用品设计中,让年轻人觉得它们既熟悉又亲切。”
这一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可。很快,“文化传承联盟”便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个分支机构,并启动了一系列创新项目。例如,“数字博物馆”计划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古代建筑与文物,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千年历史的风采;而“文创集市”则鼓励手工艺人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商品。
---
###第二十章:海外之风
与此同时,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得益于林若兮当年开创的跨国交流模式,“世界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