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公公大惊。
皇帝更是惊得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亏虚的身子气得发颤,大喊:“来人,把这个乱臣贼子,给朕拿下!”
外头,御林军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响起。
有大量御林军往这边快速赶来。
皇帝再次生出了底气,要从龙榻上挪下来。
启公公忙上前扶他。
皇帝下了龙榻,指着萧迟骂:“枉费朕过去那般信任你,你却想谋夺朕的江山!狼子野心,乱臣贼子,朕要收回你的兵权,褫夺你的王爵,再把你杀了!”
皇帝想拿出君王该有的气度。
可无论他......
“春日雅集”的成功让林若兮声名大噪,但她的脚步并未因此停歇。在她心中,文化传播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而这一次,她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海外。
###第一章:扬帆出海
随着国内活动的成功举办,林若兮的文化影响力逐渐扩大到了国际范围。一位来自东洋的学者慕名拜访棠荫堂,他带来了本国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并邀请林若兮前往东洋进行文化交流。面对这一机会,林若兮既兴奋又忐忑。她深知,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并非易事,但这却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经过深思熟虑,林若兮决定接受邀请。她组织了一支精干的小团队,其中包括擅长书法的苏锦程、精通诗词的王铭以及熟悉茶道与香道的李清扬。他们共同策划了一场名为“东方之韵”的文化展览,旨在通过艺术展示和互动体验,让外国友人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临行前的那个夜晚,林若兮独自站在老梅树下,望着漫天繁星。一阵微风吹过,梅花轻颤,仿佛在为她送行。“愿此行不负初心。”她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
###第二章:初抵东洋
抵达东洋后,林若兮一行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地的官员与学者早已闻讯而来,纷纷表达对中华文化的仰慕之情。然而,当他们真正开始布置展览时,却遇到了不少困难。语言障碍成为首要问题,尽管有翻译协助,但某些传统文化概念难以准确传达。此外,场地条件也比预期中更加有限。
面对这些挑战,林若兮没有退缩。她亲自参与每一个细节的调整,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文化内涵。同时,她还尝试融入当地元素,例如结合东洋的传统服饰设计一场跨文化的时装秀,以此拉近两国文化的距离。
开幕当天,“东方之韵”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从书法到绘画,从茶道到香道,每一项内容都令参观者叹为观止。特别是现场表演的古琴演奏,悠扬的旋律穿越时空,直击人心。一位年长的东洋学者激动地握住林若兮的手,说道:“我终于明白了,何谓‘高山流水遇知音’。”
---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