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政治笑话,说是苏联的百货商店里有什么?有两种商品,一种是“没有货”,另一种是“不卖那个”。”
“经常在私底下,讽刺商店货架空空如也,即使有商品,也常因各种原因,如预留、配给,不卖给普通顾客。”
“还说很多普通民众在百货商店排队,排了几个小时后,他愤怒地问前面的人:“这到底是排什么队的?”
“前面的人回答:“不知道,但肯定是好东西!”
“于是这个男人也留下来继续排。最后,队伍最前面的人转过身来说:“散了吧,没货了。”
“男人失望至极,心脏病发作倒地。在昏迷中,他喃喃道:“至少……排到了点东西……”
“这是笑话民众为购买基本商品,而排长队的绝望和荒谬感,以及最终一无所获的常态。”
“还有“短缺商品”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人们调侃的不是“生产不出来”,而是“生产出来的好东西都去哪了”。”
“民众普遍认为,所有好东西都不会公开摆在货架上,而是通过“后门”流向特权阶层,党官僚、克格勃、商店经理等,或有“关系”的人。”
“经常都能听到普通民众说,“苏联有两种经济——一种是为人民的,另一种是为‘关系’的。”
“还有很多地方的民众,经常在排队的时候都会激动的喊一句“扔出来了”!”
“这是商店里最令人兴奋的一句话,意思是“来新货了!”,字面意思却说“扔出来了”。”
“民众会疯狂地冲向柜台,不管扔出来的是什么,先抢到手再说,因为可能永远也买不到了。”
“还有一些民众,明着把我们的官方口号,“苏联经济正在成功生产越来越多的导弹和拖拉机!”
“被民众改编为“苏联经济正在成功生产越来越多的导弹……来保卫我们买不到面包的权利!”或者“我们的拖拉机世界第一,所以我们得用它们来犁地、运货,并且因为没轿车,还得开着它去参加婚礼。”
“各种各样的讽刺和调侃,在全国各地各个地方蔓延开来,得到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认可。”
“如果我们不加以制止的话,这一些讽刺和调侃的话语,将会越来越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