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天边泛起暗红色的云霞,仿佛被魔血浸染。
阿青站在满目疮痍的原野上,涤魂剑在手中微微烫,剑身上流转的清光映出他紧锁的眉头。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兽吼,大地在魔物的躁动中微微震颤。
他深知,魔焰的源头尚未根除,这场劫难不过是刚刚拉开序幕。
“阿青。”
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声音,他猛然转身,却见师父的虚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身着一袭素白长袍,眉目间透着悲悯,“你心中已有道义之种,但前路险峻,须以自身血肉浇灌,方能长成参天大树。”
阿青望着师父的虚影,眼眶微热,却强压下喉间的哽咽:“师父,弟子定不负所望。
只是……这魔焰肆虐,若只凭我一人之力,何时才能涤净?”
师父的虚影轻轻摇头,抬手一指远方:“你看那焦土中的新芽——道义从不在孤勇,而在众生之心。
魔焰能摧残草木,却无法扼杀生机的根脉。
你需找到那些心怀光明之人,聚沙成塔,方能力挽狂澜。”
话音未落,虚影渐渐淡去,唯余一句低语萦绕耳畔:“涤魂剑非杀人之剑,而是引路之灯。”
阿青握紧剑柄,剑身清光骤亮,映出他眸中坚定的火苗。
他转身望向兽吼传来的方向,深吸一口气,踏上满地疮痍的土地。
每一步都沉重如千钧,却又无比清晰——他不再是孤身一人,师父的虚影、焦土中挣扎的新芽、那些尚未谋面的同道,都在他心中汇聚成一股洪流。
忽有疾风掠过,卷起满地灰烬。
阿青抬手以袖掩面,却在风势稍歇时,瞥见远处山丘上一点微光——那光芒如星火,在渐浓的暮色中顽强跳动,似是某种召唤。
他心下一动,足尖点地,身如青燕掠向那光亮之处。
行至山丘,却见一名身着粗布衣裳的少女正跪在焦土之上,双手捧着一盏破旧的油灯。
灯火如豆,却倔强地照亮了周围一小片土地,映出少女脸上斑驳的泪痕。
她身旁躺着一位老者,气息奄奄,胸口处一道狰狞的伤口正渗出黑气。
“魔焰……会吞噬人心……”
老者气若游丝,却死死攥着少女的手,“小芸,莫要让它……蒙了你的眼……”
少女咬唇点头,泪水滴落掌心油灯,火光竟猛地一涨,驱散了周遭几分阴翳。
阿青看得真切,那灯火中分明透着一缕涤魂剑相似的清光。
“姑娘,可否借光一用?”
阿青近前一步,涤魂剑清光与油灯呼应,剑身温热更甚。
少女抬头,眼中满是惊惶,却在触及他眸中坚定时,微微颤着手将油灯递了过来。
两光相触,涤魂剑骤然清鸣,剑身清光如潮水般涌出,裹住油灯之火,竟化作一道光柱直冲云霄!
刹那间,方圆数里的焦土皆被清光笼罩,新芽疯长,兽吼声渐次消弭。
少女目瞪口呆,老者却强撑着坐起,颤声道:“这是……涤魂之光?传说中的涤魂剑……”
阿青点头,将油灯归还少女:“姑娘这盏灯,与涤魂剑同源而生。
魔焰可怖,但人心中的光,才是真正能涤魂之物。”
言罢,他转身望向光柱所指的方向,眸中火光灼灼:“魔焰源头,该是那里了。”
少女小芸攥紧油灯,望着他背影,忽而坚定道:“我……我也要去。
阿爹说过,光若聚在一起,便能烧穿黑夜。”
阿青回头,见少女眼中泪痕未干,却已燃起火光,不由得颔。
三人结伴而行,涤魂剑与油灯之光交相辉映,在渐浓的夜色中劈开一道光明之路。
远处,更多微光在焦土间亮起,如星子渐次苏醒。
阿青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师父的虚影始终在身后低语:“道在人心,光在同行。”
他们踏着破碎的山石前行,每一步都惊起焦土中簌簌作响的新芽。
小芸手中的油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