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在这座城市待不了太久,心里反倒多了份难得的平静。
每天处理完公司里的杂事,我便早早回到出租屋,把书桌靠窗的位置收拾出来——那里能晒到下午的太阳,还能望见楼下那条栽满梧桐树的小巷。
桌上摆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是之前在文具店随手买的,封面印着淡淡的蓝花,如今已写满了大半本。
起初锻炼写作时,总觉得无话可写。
对着空白的纸页,笔尖悬了半天,也只写出几句干巴巴的话。后来我学着把生活里的小事记下来:清晨楼下早餐摊飘来的豆浆香,傍晚下班时遇到的流浪猫,甚至是会议上秦总说话时的语气,都成了笔下的素材。
有时候写到兴起,窗外的天渐渐黑了,路灯一盏盏亮起来,把梧桐叶的影子投在笔记本上,晃动着像跳动的音符,我才惊觉已经写了两个多小时。
周末不用上班,我便揣着笔记本和手机,去这座新兴城市的各个角落转转。
说是新兴城市,其实它既有现代化的一面,也藏着不少老味道。我最爱去老城区的巷子里逛,那里的房子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模样,红砖墙爬满了爬山虎,木门上的铜环被磨得发亮。
有一次路过一家老面馆,门口挂着蓝布幌子,风吹过时哗啦啦地响。我走进去点了一碗牛肉面,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一边子就都没了。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赶紧掏出笔记本,把大叔的话、面馆里的烟火气,还有窗外斑驳的阳光,都匆匆记了下来。
除了老城区,城市的新区也很有意思。
那边到处都是在建的高楼,塔吊在蓝天下缓缓转动,马路上跑着来来往往的工程车,连空气里都带着一股“生长”的味道。
我曾在新区的公园坐了一下午,看着远处的工人师傅们忙碌,近处的孩子们在草坪上放风筝。
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风筝线断了,急得快哭了,旁边的保安大爷笑着帮她把风筝追了回来。
我把这一幕写进笔记本里,还特意画了个小小的风筝,觉得这平凡的瞬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动人。
有时候走累了,就找一家街角的咖啡馆坐下。
点一杯拿铁,翻开笔记本,看看之前写的内容,再写写当下的心情。
有一次邻桌坐着一对情侣,男生在给女生讲自己创业的经历,说他刚来到这座城市时,兜里只剩几百块钱,住过地下室,吃过半个月的泡面,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公司。
我悄悄把他的话记了下来,心里感慨万千——这座城市里,有多少人和他一样,带着梦想而来,努力地生活着。而我虽然只是这里的过客,却也有幸见证了这些鲜活的故事。
不知不觉,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笔记本已经写满了,我又买了一本新的。每次翻开旧笔记本,那些在城市里游荡的日子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老面馆的牛肉面,新区公园的风筝,咖啡馆里的创业故事,还有自己在灯下写作时的安静时光。
我知道,等甲乙双方签订了租房合同,我就要离开这座城市,回到老家去。
但这些日子里写下的文字,见过的风景,遇到的人,都会成为我心里最珍贵的回忆。它们像一颗颗小星星,在我以后的生活里,闪闪发亮。
《华八井》
1961年的4月
一条黑龙从华北平原
腾空而起
高昂着头颅向世界
宣誓了中国没有大油田的历史
当工人望着黑色的油砂喷出
就像发现了金矿
激动地呐喊彻响中华大地上
雷同惊雷
惊醒了整个世界
胜利油田这块
黄河冲积而成的滩土
蕰藏了几千年的渴望
有华八井喷涌而出
让世人铭刻心中
《石油》
请把我从地下深处释放
那里有我憋了很久的能量
恨不能快把我输送到炼油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