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李硕士都庆幸只待一周,要是时间再长,恐怕连换洗衣物都成问题。
不过,这善变的天气也并非全是麻烦。
阴雨天里的德清,倒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诗意——厂区外的小河边,柳树的枝条被雨水打湿后,更显翠绿,垂在水面上,随着涟漪轻轻晃动;
路边的野花在雨水中绽放,花瓣上沾着晶莹的水珠,反倒比晴天时更显娇嫩。
有一次雨后,我和李硕士在厂区附近散步,看到远处的青山被一层薄雾笼罩,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空气里满是清新的草木香,那一刻,到觉得之前被天气折腾的烦躁,都被这江南的诗意冲淡了。
如今在德清待了几天,我和李硕士也渐渐摸透了这里四月天气的“脾气”——出门必带伞,哪怕阳光再好;
包里常备一件薄外套,应对随时可能下降的温度;
洗了的衣服赶紧用吹风机处理,避免受潮。这些小小的“应对技巧”,成了我们适应浙江四月天气的日常。
而这善变的天气,也成了我们德清之行中一段特别的记忆,让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感受到了江南春日独有的细腻与鲜活。
于是我写下了:《一块云彩一块雨》
风把天空裁成碎布时
某片云就停在楼顶的避雷针上
像贪玩的孩子攥着玻璃珠
——它要等哪个窗口亮起灯
才肯把透明的糖撒下来
楼下的自行车先接住信号
车筐里的报纸微微蜷起角
卖西瓜的老汉掀了掀草帽
指缝漏下的光斑突然就湿了
他数钱的指节,沾着甜腥的水汽
我在阳台看见最奇妙的分界
左手边的晾衣绳还晒着阳光
右手的茉莉却接住第一滴凉
那片云很小,小到只够淋湿
半盆多肉,和我刚晾的白衬衫
后来它飘向菜市场的方向
带着一小片阴影掠过鲫鱼摊
摊主慌忙用塑料布盖起泡沫箱
而躲雨的麻雀挤在遮阳棚下
看雨滴在青石板上敲出小坑
多好啊,每块云都有自己的领地
不贪心地只浇半亩庄稼
只润几丛月季,只让某个赶路的人
在公交站台,遇见另一个
抱着相同念头躲雨的陌生人
傍晚我收衣服时闻到阳光味
混着雨水浸过的茉莉香
原来那些零碎的云与雨
早把夏天的片段,缝进了
晾衣绳上摇晃的日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