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 > 第244章 胶州历史(二)

第244章 胶州历史(二)(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兴安岭猎王 呢喃诗章 从逃妾到开国女帝 权力之巅 神豪:我是高冷系男神 入狱十年,谁还见义勇为啊 嫁给一个小佐领(清穿) 我有一面全知镜 神豪:开局祸害全校校花 重生后,我靠破案走向权力巅峰

飞蝗蔽日的绝产,

1896年(清光绪二十年)大沽河决口的灾难,

1911年(清宣统三年)的鼠疫与洪水,

1914年(民国三年)的霍乱大流行,

1922年(民国十一年)的霍乱与荒芜……每一次灾害,都让胶州人饱经磨难,却也让他们更懂得团结与坚韧。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3月6日,《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让45各村庄被划入租界,胶州的土地上,第一次留下了外国侵略的伤痕。

但胶州人从不会屈服,1900年,大辛疃义和团与德国侵略军拼斗,打响了胶州农民起义的第一枪;

1930年(民国十九年)8月1日,东营盐场工人罢工,迫使老板加工资,展现了劳动者的力量;

1941年至1943年,胶县农民抗日救国会、妇女抗日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各界人民抗日救国会先后成立,无数胶州儿女投身抗日洪流,

1944年4月,胶县第一武工队成立,同年,作恶多端的张鸿飞被判处死刑;

1946年,国民党96军暂编师12师长赵宝元被击毙,胶州人用热血守护着故土。

1945年8月20日20时,胶州第一次解放;

1946年6月9日17时,第二次解放;

1947年3月11日9时,第三次解放;

1947年7月11日2时,第四次解放;

1947年11月21日,第五次解放——五次解放的背后,是无数人的牺牲与奉献。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1498名胶州儿女为国捐躯;

解放战争中,3403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时,先后4批3541人奔赴朝鲜战场,他们的名字,永远刻在胶州的土地上。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胶县县工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胶县委员会相继成立,胶州迎来了新生。

1950年,面对严重灾荒,政府组织救援;

1951年,4万民工疏浚桃源河;

1952年,胶县中学和师范学校成立,“五反”运动净化经济环境;

1953年,8.1万人捕蝗抗灾;1954年,胶州秧歌赴京演出,高益伦的《百鸟朝凤》响彻京城;

1955年,胶县烈士陵园建成,45亩的土地上,长眠着英雄的灵魂;

1956年,胶县人民剧场落成,《胶县大众》报创刊;

1957年,民间艺人高友三、史本铨赴京受周恩来总理接见;

1958年至1960年,吴王水库、管路水库、山洲水库、青年水库相继竣工,胶州的水利事业迈出大步;

1959年,京剧大师周信芳来胶州传艺,胶州秧歌拍成电影纪录片;

1960年,胶州籍女排运动员高绪美获全国联赛技术奖项;

1971年,胶县化肥厂投产,第一条沥青路建成;

1972年,炭黑厂试制成功,第一台14寸黑白电视落户县广播局,营海公社渔民捕获4000公斤重的鲸鱼,成了街头巷尾的美谈;

1973年,大夫胡锦鴶出席23国医学代表会;

1974年,北三里河遗址被发现,揭开了远古文明的面纱;

1976年,周总理、毛主席先后逝世,胶州人悲痛缅怀;

1977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在胶州拍摄《丁龙镇》;

1978年,胶州划归青岛管辖,迎来发展新机遇;

1980年,政府办公大楼、影剧院动工;

1981年,“牧马城”遗址被发现,向阳集贸市场兴建;

1982年,济青公路沽河桥、胶县火车站建成;

1983年,就业实行劳动合同制;

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胶州,而我也在这年10月底,正式参加工作,开启了与胶州共同成长的岁月;

1985年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不学鸳鸯老 灭世魔龙三岁半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回到汉朝当大佬 破怨师 九娘 背欺里火宿 火烧黎明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